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2022-05-23 21:1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经济学,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1)(2007-07-19 18:46:27)转载 一、名词解释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这项综合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中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包含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生产中耗费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例如一件大衣使服装加工厂花费28美元,使零售商花费6美元,使消费者花费40美元,但它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上去的只是最终售价40美元,而不是所有交易的总和74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当年的全部支出总和计算,也可以用全部收入总和计算。

从支出方面计算,包括以下四项:(1)个人消费支出总额;(2)私人国内投资总额;(3)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总额;(4)货物与劳务输出净额。

从收入方面计算,包括:(1)工资;(2)利息;(3)地租;(4)利润;(5)折旧等。

国民生产总值是测定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尺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程度的标准。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简称,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这种按固定资产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办法称为折旧。固定资产以实物形态在生产中被长期使用,而它的价值却按其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把那部分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中提取出来,并以货币的形态,逐渐积累起来,以备将来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引起折旧的主要原因有:1)磨损,即因使用某项资产而造成的价值损失;2)自然力的作用,即朽烂与腐蚀;3)陈旧过时。一项资产每年的折旧费取决于它的原始购置价格、预计的使用寿命和估计的残余价值。折旧费被摊入产品成本。计算折旧有许多方法。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直线法,即把折旧看成是一种时间函数,以此项的原始成本减去残余价值,再按其全部使用年限加以均分来计算每年的折旧费。摊在生产成本中的折旧费,随着产品的销售得到补偿。 储蓄

当前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即收入减去消费,如存入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保存在手中的货币等,都称为储蓄。储蓄是西方经济学中宏观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凯恩斯收入与就业理论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储蓄也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概念,无论从它的来源或用途方面看,均没有准确的数量限制。

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政府机构储蓄没有一定的动机。企业储蓄的动机则是为了再投资或获取利息。影响企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的边际效率,而个人及家庭储蓄的原因主要包括为不测事件建立储备金、为自己的老年积累基金、为保护自己的家属,或为了其他某一具体目的等。个人或家庭储蓄也为商业资本投资提供了部分资金来源。影响个人及家庭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的多少、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料以及利息率的高低等。 存货

企业手头上掌握的各种货物,以便能及时地应付不虞之需,使营业不致于中断。例如,在机器制造业中,存货不仅包括制成品,而且还包括原料、螺母、螺杆以及纸笔等无数大大小小的项目。这些都是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所必需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货是私人总投资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种昂贵的投资形式。正因为如此,有效的存货控制对企业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企业都要竭力使存货保持在正常经营活动所必需的最低水平上。他们还认为,存货作为企业投资的一种形式,如同对新厂房和设备的投资一样,其变动会严重影响一国的经济活动。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考虑每年存货变动的比率。存货的大幅度急剧减少,往往同一个国家的经济衰退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存货的变动对美国的商业波动以及战后的四次经济衰退 (19531954年、19571958年、19601961年和I9691970)起了主导作用。此外,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下降也主要受存货减少的影响。

总量生产函数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同产品或劳务的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总量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的产出与总就业量、资本之间的函数关系。

劳动供给函数

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不舒适或痛苦,这种不舒适或痛苦就是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工资的作用就是克服劳动的边际负效用。这样,假设劳动的供给者已和参加经济活动的其他人一样,具有完全的信息,不存在货币错觉,这时,劳动的供给就决定于实际工资,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如果以等号左边的N表示劳动供给总量,等号右边的N表示函数关系,W/P表示实际工资,则劳动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N.=N,(W/P)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供给量小;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供给量大。

劳动需求函数

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需求来自于厂商,劳动的需求决定于劳动的边际产品(MPPL)。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在短期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一定会使生产一直进行到实际工资 (W/P)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的那一再。同理,以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劳动需求总量也决定于实际工资等于边际产品的·那一点,即W/P=MPPL。所以,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边际产品之间的依存关系,实际上就是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实际工资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以等号左边的N表示函数关系,W/P表示实际工资,则劳动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N"=Nd(W/P)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实际工资低时,动的需求量小。劳动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

劳动市场均衡

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劳动市场的均衡是指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反映在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的需求曲线上,就是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在这一点上,劳动的供给总量和劳动的需求总量正好相等,既不存在劳动力过剩,也不存在劳动力短缺。这一点决定的就业量是均衡就业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1cf6b6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