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时事热点,打造魅力课堂

2023-01-07 07:3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用时事热点,打造魅力课堂》,欢迎阅读!
时事,课堂,魅力,热点,打造



巧用时事热点,打造魅力课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不仅是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务。



一、利用生活化的时事热点,凸显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取向

初中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当前社会上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他们作为教育的素材。些典型既靠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又充实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感到可敬又可亲,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达到教育人的真正目的。



如在课堂中选取感动中国人物谭良才、王茂华翁婿两人在火海中三进三出,救出邻家孩子而自己却高度烧伤,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事迹时,同学们看得声泪俱下。这种感人的场面已无需老师用过多的言语来教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珍爱他人生命、舍生忘死的人间挚爱作了最好的诠释。



又如“3岁女童照料高位截瘫父亲,被称坚强妞中,讲述了一个3岁女童像一个大人一样,为瘫痪的父亲倒水端尿盆、照顾家庭,过早地承担了一个小孩不应担当的责任的故事,然后作出了这样一个评价: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我们不应该残忍地对待那些‘折翼的天使’,而是应该去呵护、去关心他们。他们的心灵经不起再一次的打击,就如书本上所说‘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一样。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与枯燥乏味的说教相比,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更深刻、更到位,实现了思想品德课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课程目标,凸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取向,也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接受了真正的价值观教育



二、结合课本知识与热点新闻,提升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空洞,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政治课法律部分的知识。如果我们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搜集热点新闻中鲜活的例子,巧妙地将课本知识与热点新闻相结合,来说明政治教材中的观点,会给政治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如《消费者权益》一课中,对于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光凭法律条文的解释很难使学生理解,于是在课堂上,我利用了学生精选的一则时政材料:北京特产袋装烤鸭不少打着全聚德的招牌,打开后却是无皮、无头、无翅的一堆臭肉,成黑心烤鸭用这些材料来分析消费者所享有的哪些权益遭到了侵害,使同学们对教材中抽象的知识豁然开朗。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举例分析中展示自己的观




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的许多基本观点,努力把其融入到生活当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



例如在讲授中学生如何合理消费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进行三个代表教学时,帮助学生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结合学生身边一些关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健康、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培养四有新人。



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关注社会热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教材探究性活动较多,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点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思考、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手段进行探究,并要求学生提出可行性方案,发表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授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时,要求学生调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倡导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构想,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从而获得了探索研究的积极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利用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依靠课本是不够的,结合时事新闻给学生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充实了课程教学内容,也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魅力启迪、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了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的志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27be15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