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

2022-05-02 22:3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能人,高效,习惯,心得,读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



最近,利用闲余时间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被称为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本书通过四个部分讲解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一、重新探索自我----通过习惯的力量,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改变人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改变自身的观念。这本书引入了思维定式的概念,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包括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理解、诠释,我们通过自己的透镜窥视世界,我们内心的地图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因为每个人通过内心的地图,选择性的关注这个世界。每个人需要具备以品德为基础、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包括公平、诚信、正直、耐心等等。

习惯是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随着习惯的改变,人生依次经历成熟模式—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独立期不是真正的成熟期,因为独立期无法做到团结、合作、沟通。本书介绍的七个习惯想要产生高效能,必须遵守“产出/产能平衡”原则,其定义是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可以理解为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

二、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一)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往往通过“社会之境”(社会的主流观点和外人的看法或思维定式)进行自我的定义和认知,导致无法认识自我,过度追求外在,缺乏内在的提升,造成随波逐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要具备选择的自由或能力。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包括:

自我意识:思考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对自我的复盘和反思。

想象力: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

良知: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 独立意志: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即使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上述能力让人摆脱环境影响,总能保持正确的行事态度,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种习惯叫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动力比能力重要,通过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最终确定某种选择的内在动力?


如何判断一个人积极主动的标准是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积极主动的人关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和成长。消极被动的人关注于关注圈,关注别人的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为自己的消极行为找借口,造成了影响圈的缩小。

(二)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以终为始”以你的人生标准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以终为始是基于任何事情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第一次是通过头脑构思在智力上创造,第二次是通过实践在体力上创造。通俗的讲,以终为始就是先制定目标,同时在脑海中构思目标的每一细节,这种目标的画面感会激励你围绕着目标不断实践,最终完成目标。编写自己的人生剧本,遵循正确的原则,纵观全局,根据不同的角色,订立对应的目标,找到人生活着的意义。 (三)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自我的有效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是否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发自内心的激情,听到独立意志的声音。书中对要事进一步进行定义,是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如预防性措施、建立关系、明确新的发展机会、制定计划和休闲等。要事还可以理解为影响长远且影响全局的事情。

在要事第一的实践中,把授权作为高效能的秘诀,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应用。高效能人士采用责任型授权,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为指令型授权。前者的关注重点在于结果,使双方不断得到发展和成长,后者的关注重点在于方法,不仅影响到人的积极性,无法做到充分授权。做到要事第一的有效管理,必须培养内在的思维定式,能够产生坚定地对次要事物说“不”的勇气。 三、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互赖期的人,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基础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在于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信赖感或者安全感,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等方式,做到有礼貌、诚实、仁爱、信用。

(一)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思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其次双赢思维是利人利己,双赢就是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最后双赢思维也可以理解为无法做到利人利己、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虽然没有达成合作,但是不至于导致关系的破裂,能维系关系。 (二)习惯五: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


知彼解己作为人际交流的关键原则之一,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来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倾听,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这种模式叫移情聆听。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步,只有听懂了才能说得更好。没有做到移情沟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四种错误的沟通模式,包括价值判断、根究底、好为人事、自以为是。

(三)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精髓在于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统合综效的沟通是指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创造和探寻新思路和新方案。 四、自我提升和完善

(一)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不断更新是磨练自己,这也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资。人要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自我提升和完善从身体(锻炼、营养、压力调节)、智力(阅读、想象、规划、写作)、精神(实现价值、忠诚、学习、冥想)社会/情感(服务、移情、统合综效、内在安全感)四个方面身体力行,坚持不懈,通过统合综效的原则不断更新和平衡产生最佳的整体效果。 人的本质就是品德,品德是习惯的合成。思想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为什么懂得这些道理,还是无法养成好的习惯呢?因为大部分习惯来自于人的潜意识,通过头脑的逻辑想法,反复训练,成为潜意识中的习惯,才能真正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2d56e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