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家长要幸免的十大志愿填报误区

2022-05-16 21: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家长要幸免的十大志愿填报误区》,欢迎阅读!
志愿填报,幸免,误区,家长,高考

高考家长要幸免的十大志愿填报误区

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高考填报志愿成了广大高考家长的一大难事,下面为大伙儿介绍一下填报志愿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越俎代庖,大包大揽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小孩,而是家长。说实话,大多数高三小孩对目前我国大学专业设置不是十分了解,关于想报考的专业既不了解其培育目标,也不 明白相应课程,对就业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要想详实了解这些信息又需要花费大量时刻,正在紧张学习的高三考生难以有较多精力顾及,这时作为家长,不妨代做 资料搜集的作业,但又万万不能在小孩选择专业方向上越俎代庖。

一些家长喜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小孩,最终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演变成坏事。家长圈里有一名山东家长,他小孩是复读生,2007高考成绩不睬 想,复读一年后上了重点线,小孩因为喜爱熟悉的环境想在山东省内一所一般大学找一个好专业就读,可是他感觉小孩不上重点学校可惜了。为保证小孩能被重点院 校录取,硬是让小孩报考了西部一所“985”高校,还在专业调剂上填写了“服从”,结果小孩被那所“985”高校的冷门专业录取了。从填报志愿到踏上西去 的火车,小孩心中的喜悦一点点地熄灭。到了学校后,小孩不适应本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常常生病,对所学专业也毫无爱好,渐渐地开始缺课、不参加考试、和同 学吵架。这位家长千里迢迢几回看望和开导均没有结果,最后,小孩乃至产生了心理问题,不能不退学回家。

点拨: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是轻忽考生的主体作用,任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不免显现偏颇。建议家长和考生尽可能都站在彼此的立场折中处置,家长在小孩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小孩的爱好爱好为主。

误区二:好高骛远,冒险填报

这是高分考生家长易犯的错误。《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是,很多家长并非能真正把握小孩自身的真实水平,盲目追高,结果致使志愿失误,阻碍了小孩的前程。

长圈里有一河南李姓家长,小孩考后估分超过640分,欲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向我征求意见时,我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形,建议他“提早批”填报北京师范大学, “一本”第一志愿在

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任选一所填报,因为这些学校以往在

河南的录取分数线较中国人大要略微低一些,考生 选择这些学校更有把握,而且还可能上一个自己比较喜爱的专业。可他并未采纳,没有填报“提早批”,“一本”第一志愿只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分数出来后,小孩 考了643分,比河南昔时理科一本省控线高出54分。有关高校2007年的录取情形如下:中国人民大学648分、北京师范大学630分、北京理工大学 63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632分、武汉大学631分、厦门大学639分,小孩尽管估分很准,考分高达643分,但志愿失败了,本能上一所名牌大学,最后 却不能不走进“高四”的教室。

拨:考生选择院校时有两点必需要注意:一是准确信位。充分了解自己所在中学历年的上线、录取情形和有关院校近三年来的招生情形(包括招生打算、录取最高 分、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和第一志愿投档分与相应批次省控线之差)并依照昔时考题的难易程度及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层次的大学。二是合理设置“地域 梯度”。填报志愿时应将眼界放宽,不要死盯住天()、南()()海、北(),将选择的范围放大,不但能减少落榜发生的概率,而且能提高志愿的 “质量”。

误区三:不明就里,望“名”填报

很多家长易感性判定,以为“信息化”确实是学运算机,“新闻学”确实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 考生不把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前几年运算机专业大热的时候,河南一家长的小孩高分考取了某高校“会计信息化”专业。那个家长认为信息化大 概确实是运算机类相关专业,“会计信息化”又是会计又是运算机,热点专业大联手,毅然毅然地让小孩报考了会计信息化。可是小孩到了学校后发觉,原先的方式太 傻了,会计信息化专业其实仍是会计专业,只只是把运算机系统的应用作为教学辅助手腕和会计应用的新平台。小孩本来对运算机专业一往情深,本来想成为以计算 机专业为要紧方向的复合型人材,以后做个IT精英,无奈选错了专业。

点拨:今天的家长可能很少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要提示家长朋友的是,碰着许多名字好听可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必然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 登岸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乃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教等,如此就能够幸免望文生义给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四:缺乏分析,不知规那么


在知分知线的情形下,填报志愿一样要慎重,若是不加分析地填报,也容易报错志愿。2007年江西省一本和二本志愿第一次知分填报,而且在第二志愿里实行平 行志愿。家长圈里一家长得知小孩考了561分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那个分数高出二本线40分。在知分、知线的情形下,这位家长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 为小孩选择学校。 江西一家长为小孩填报的志愿表

从该填报志愿的方式来看无疑是正确的,用自己的实力去对照适合的大学。从表中能够看出凭他的高考成绩,完全能够跨过所选大学的门坎。可是二本院校招生终止后,他等来的却是无情的现实--高考落榜!相关学校的录取情形如下: 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录取分数线

那个家长错在轻忽志愿梯度,误将平行绝对化。该家长以为,第一志愿填报中国民航大学本应是安假设泰山的事,但他没有想到该校2006530日前还叫中 国民用航空学院,升格后投档分会提高。最可惜的是第二志愿的平行志愿没填好。虽说平行志愿是并列志愿,依照“分数优先”的原那么向学校投档,可有效幸免“志 愿优先”产生的一些短处,但并非考分高于被选院校的投档分就会被录取。一样来讲,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而那个家长所选的 高校都是历年来第一志愿生源充沛的高校。再那么,平行志愿间一样需要维持“志愿梯度”,即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应参考历年调档分从高到低排列,而他填报的四 所院校并未形成梯度。

点拨:填报第二志愿要把握三原那么:1.“有效落差”原那么。所谓“有效落差”是指那些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院校,才会给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的机遇,因此应 该把那些最近几年来显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要紧选择对象;2.把握“前后顺序”原那么。平行志愿的组合和排序是有技术的,不能随意。一样来 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和喜爱的专业排在前面;3.把握“保底录取”原那么。当第一志愿落选后,确保能被录取到符合最低要求的学校是填报第二志愿的要紧 目的,因此必需选择一所第一志愿录取可不能满额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以确保不显现上线落榜现象。 误区五:轻率从事,马虎填报

若是小孩估分不准,家长在帮忙填报志愿时更要三思后行,且不可轻率应付,不然追悔莫及。2020高考,家长圈里有一江西家长的小孩学习成绩极不稳固, 平常月考在班上的名次时上时下。高考后填报“提早批志愿”时,小孩分都没估,就说:“考砸了,‘二本’都成问题。家长便信手为小孩填报了两所一般院 校。高考分数和分数线发布,2020年江西省理科一本线

512分,而小孩的成绩为532分,高出一本线20分,完全能够被很多一本大学录取的他,却不得 不“高分低就”,就读一所二本院校。

2020年,河南一考生估分570分,实际考了590分,本来能够读一所名牌大学,家长却在一批一志愿里帮她报考了南方一所一般大学,小孩被录取后后悔得要命,最后选择了复读。 点拨:估分不准无疑给填报志愿增加了难度,这对填报志愿要求加倍严格,倘假设再轻率填报志愿,更易失误而后悔。对一些应届生来讲,舍弃录取,选择复读, 或许是条以退为进的上策,可是复读的不确信性太大,谁又能保证复读一年后还能考出原先乃至更好的成绩呢?而对大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讲,只能吞下“马虎”带来 的苦果。 误区六:服从调剂,就会吃亏

2020高考,高三家长圈里一甘肃家长的小孩考了560分,超过一本线2分,因为志愿填报失误,她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这位家长填报志愿前反复比较一 本高校在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后,在一本志愿栏里填报了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但在是不是服从专业调剂时都填了“不服从”结果与一本无缘。 来得知,小孩成绩高出苏州大学最低录取分数(558)2分,未被录取完满是“不服从”给害的。

点拨:若是“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档案被投进某所大学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有可能被调剂到该校未录取满额的专业。关于不具有分数优势,又不肯 复读的考生,最好服从专业调剂。专门是对小孩心仪的大学,若是它的所有专业小孩都能够同意的话,应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关于专业偏向很明显的小孩, 或所报的学校里有小孩不能同意的专业,仍是不服从调剂为宜,不然一旦调剂到小孩不喜爱的专业,小孩学习起来犹如嚼蜡,可能年年“挂科”、年年补考,四年 下来只是混了张文凭,也就失去了意义。 误区七:盲目侍从,不切实际

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依照估分或高考分数认真分析即可,切莫三心二意、左右摇摆。2007年,河南省一名考了632分的同窗想报武大,教师感觉可行, 志愿草表上填的也是武大,可交正式表那一刻他却听从家长意见改报前几年较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小孩分数高出武大录取线2分却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2 分,未能如愿。为此,家长后悔,小孩流泪,不能再也不温习一年。还有一些家长填报志愿没自己的主心骨,看人家小孩报什么,也就随着报什么。小孩的成绩不一 样,志趣不一样,人家填报的学校、专业能被录取,而盲目随着人家走,不必然就能够被录取。


点拨:填报高考志愿是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完全由个人依照自己的实力和所把握的信息做出最正确选择,他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切忌填报志愿时不依照自己的情形,盲目跟风。 误区八:提早批必然要填

提早批录取的院校愈来愈多,提早批尽管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遇,但它还具有拦截功能,把握不行就会带来损失。2004年,一名女生考了开封市文科状元, 本来能够读北大等名校,但估分填报志愿时,家长却因为求稳,在提早批报了东北师大而最终与北大无缘。这几年听到太多小孩本能够上北大、清华,却因报了提早 批院校被录取,而无法再去自己填报的一本志愿院校。为此,广大伙儿长在为小孩填报提早批志愿时,最好要填报略高于自己小孩实力的高校,即便录不了也不吃亏, 关于在全省排名靠前的顶尖高手,报提早批更要慎重。

点拨:“提早批志愿”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增加一次被录取的机遇,也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要舞好这把剑需慎之又慎。假设估分不准,专门是平常成绩忽高忽低的考生,“提早批志愿”尤其要慎重,因为一本及二本的招生打算多,考生选择余地会更大。 误区九:目光狭隘,故土难离

很多地址,专门是直辖市和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长不肯让小孩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肯到外地读一本。2020高考,北京一名家长的 小孩考了542分,比北京文科一本线高出8分。家长一心只想把小孩留在身旁,本科一批次全数填了北京高校,一志愿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二志愿报了首都经济贸 易大学,结果没被录取。

点拨:应当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和特色鲜明的一般高校,与北京高校相较,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北京的大学实力不足时,能够主动 把眼界放宽,依照个人实际情形选择其他地址的大学。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专门是要找到适合个人爱好的学校和专业,若是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 末,失去好的录取机遇。 误区十:专业选择只追热点

很多名校的热点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操纵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打算招生人数的数倍之多,“撞车”现象严峻。家长圈里江西一名家长朋友 的小孩2006高考愿里报了厦门大学最热点的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分数出来后,小孩尽管超过厦大投档线2分,却因为不服从专业调 剂落榜,最终走上了复读之路。

点拨:志愿的选择并非等同于以后的职业选择,专门是偏文的汉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等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有关的约为百分之三十左右,因此小孩报志愿时,最好以走为上策。既要选报“热点”专业也不要轻忽“冷门”专业,要综合分析填报,慎重从容。 其实,绕过以上误区并非难事。填报志愿时,对照评估各高校、专业的录取情形,充分利用相关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斗胆填报,做到情形熟悉、目标明确、选择慎重、信心充沛、有后路可走,如此自然会取得合情合理、令人如意的战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4307b6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