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鹬蚌相争的意思

2023-04-28 04:0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语鹬蚌相争的意思》,欢迎阅读!
鹬蚌相争,成语,意思

成语鹬蚌相争的意思

成语鹬蚌相争的意思

导语:鹬蚌相争,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成语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语解释、解析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成语】: 鹬蚌相争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释义

方——刚刚。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且——将要。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禽——通“擒”,捕捉。 恐——担心。 为——替,给。 成语典故

【出处】:《战国策》赵且伐燕:“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成语辨析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5703d5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