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舞蹈——舞蹈的起源》教案

2022-10-18 00:5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近舞蹈——舞蹈的起源》教案》,欢迎阅读!
舞蹈,起源,教案,走近



教学设计

《走近舞蹈·舞蹈的起源》



教学目标

1.在图片欣赏及理论学习中,学生能够初步的了解舞蹈的起源。 2. 欣赏了舞蹈片段,学生能感受、判断作品体现哪一种起源论。 3.学生尝试创编来源于生活的简单的舞蹈动作。

点:在诸多起源论中,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综合论”。 点:创编来源于生活的简单的舞蹈动作。(分组进行)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舞蹈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

(二)展示图片,提问:这张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一种“艺术”?(舞蹈)

二、教授新课

(一)学生眼中的舞蹈:

1.提问:学生眼中的舞蹈需要哪些艺术表现手段? 时间,空间,综合(动作、音乐、表情、队形、舞美) 2.结合学生提出的舞蹈的“表现手段”,引出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以舞蹈作为“最古老艺术”,引出课题——《走近舞蹈·舞蹈的起源》 (三)第一种起源说——“模仿论”

1.请学生(带着问题) 观察老师展示的舞蹈片段:

2.请学生说出教师的动作表现的是什么?(昆虫——破茧成蝶,家禽——快乐的鸡 3.提问:你们是通过哪些艺术表现手段,来判断以上两个片段所表现的具体事物? (特定意义的——背景音乐;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丰富夸张的——姿态表情 4.《化蝶》《快乐的鸡》的相同的表现手段——“模仿”——蝴蝶与鸡动动作习性,引出舞蹈起源的“模仿论”,并解说。

(四)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解说舞蹈起源的“游戏论”。 (五)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解说舞蹈起源的“巫术论”。 (六)播放短片,提出问题,解说舞蹈起源的“性爱论”。




(七)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解说舞蹈起源的“情感论”。

(八)劳动论:展示图片——梯田上的“耦耕”, 提出问题,并解说“劳动论” 1.试一试,给“劳动——耦耕”选择合适的节奏型:

学生依次拍打3种不同的节奏型为教师伴奏,教师对“耦耕”进行3种不同的动作展示,请学生给“劳动——耦耕”选择合适的节奏型。

2.实践:在选出的节奏型上,与教师一同感受体验“偶耕”时男女不同的动作。 (九)归纳多种起源说,得出:舞蹈的起源——“劳动综合论”

三、欣赏、巩固

欣赏舞蹈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舞蹈片段所表现了哪种“舞蹈起源论”, 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四、创编动作

1.教师小结《插秧》片段中来源于劳动、典型的简单舞蹈动作。

2.学生分组讨论、创编来源于生活的,简单的舞蹈动作。 每小组推荐12位同学上讲台展示。(给出:生活、劳动、学习中的动作提示)

3.教师在学生创编的舞蹈动作基础上,进行美化、升华。

五、归纳小结

舞蹈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舞蹈动作是在人体动作的基础上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的!

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下课。 板书:

走近舞蹈——舞蹈的起源

舞蹈的定义: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的起源: 1.模仿论;2.游戏论;3.巫术论; 4.性爱论;5.情感论;6.劳动论。 劳动综合论

课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613b09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