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流动的不平等现象

2023-01-28 19: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职业流动的不平等现象》,欢迎阅读!
平等,流动,现象,职业

职业流动的不平等现象

20111225日,南方日报出版了一则标题为2011年遭“拍砖”官员:履历雷人多数有猫腻的新闻,其中新闻谈到了山西省林县安家庄乡党书记曹莉简历造假一事。其大概是讲述,曹莉在1978年即曹莉15岁时就参加了工作并且获得了大学本科的学历。经调查是其利用职务制便违规为女儿招工。曹莉的简历曝光两天后,33岁的乡党书记曹莉就被免去了其现任职位。这还只是其中的小案例。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之中伪造履历,制造假象其实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就从这样一个小的乡党书记的事件来说,这折射出了当代的中国在职业流动这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不平等现象。并且这样的职业流动不平等现象不仅仅局限在官员的这个层面,乃至在整个社会阶层之中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传统的等级、阶级观念一直深入。虽然有些人已经没有这样的观念了但是其实在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依旧残留着传统的阶级观念。人们还是会以其社会等级或者是其拥有的资产多少来衡量一个人。这一方面表现在职场上就是有些人会以异样的判断标准来判断是否要录用一个职工。然而当人们带上了有色眼镜来对应聘者进行筛选,也就从一方面体现了在职场上存在着明显的职业流动不平等的现象。

那么从社学的角度来解释阶级观念的话其与社会分层有相似之处。社会学这么定义社会分层的。社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想地质构造那样分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标准对社会群体进行阶级、职业、收入、权力、地位、心理等方面的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的排列。其中在职业这方面也存在明显的职业分层现象。

费德曼认为,职业分层基本含义是社会经济,职业流动制基本甚至唯一根据也是经济地位。这是因为,“在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社会中,职业不平等的基本内核是社会经济地位,而非职业声望。”这一观点看轻声望在职业流动中的作用,认为声望也是由经济决定。但这一前提,那便是在市场经济和核心家庭的条件下。可见社会经济在当今社会起着如此大作用,但是职业流动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是一些先赋的因素(家庭背景、户籍制度、所有制等)


这样一些的外在因素都折射出了职业流动的不平等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农民工身上更是明显的存在。当一些农民工为了求生机而蜂拥到城镇打工,但是其实迎接他们那澎湃期待的心情往往是冷冷的拒绝。那么农民工为什么在城镇找工作会如此的困难呢?很简单,就是在一些正式的或者是小家企业的公司里面要求的是有文凭有素养的职工,然而在一般人眼里都会对农民工有所忌讳。所以当同样条件的两个应聘职工来应聘同一个职务的情况下,企业老总或是企业经权人会更偏向于收录户籍是城镇职工的那个人。这也就体现了上述中的职业流动中雇主存在着社会分层观念从而导致的不平等现象。户籍制度一直是影响我国职业流动的另一个重要的先赋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有非农户口的人才能在城市和政府部门获得就业,农业户口的人基本上难以在城市和政府部门就业的,只有通过上学、当兵等少数渠道,首先将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户口,然后才有可能实现在城市和政府部门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农业户口的人(目前有9400多万)进入城市就业,但是他们因为户口身份问题而并没有获得与市民平等的机会,他们仍然被视为农民工或农村流动人口,不但无法获得稳定的职业,而且还享受不到与职业有关的城市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甚至在人身安全、劳动报酬等基本权利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比如工伤事故得不到有效处理,人格受到侮辱,工资经常受到拖欠等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那就更少,尽管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在招聘人员上进行不区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的试点,但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实现不区分户口的招聘和录用制度。总之影响职业流动的先赋因素不只这些,但是上述所说的必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样一个问题也足够体现了社会分层对于农民工的就业方面造成了很多的不利影响。并且使生活穷困潦倒的农民工的生活更加的拮据。

尽管20多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引进了市场机制,改变了过去完全由行政手段进行配置劳动力的局面,使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力,能力主义原则在职业流动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但是,制约能力主义原则发挥作用的因素仍然存在,如家庭背景、所有制、户籍制度以及其他因素。从职业流动的起点来看,不平等表现为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的初始职业地位获得有很大的影响,尽管我国大力发展教育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确实使一些家庭条件差(经济收入少、父亲职业地位低)的人能够获得向上职业流动的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6df2d726fff705cc170a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