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2022-04-29 09: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计量,综述,文献,基于,更新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城市更新运动的持续推进,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化。随着城市更新大规模、规范化铺开,城市更新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府如何规划及推进持续增长的运营思路,地产开发企业、投融资机构、商业运营、规划设计等机构如何从存量开发中获得新的增长点或高附加值的投资回报,对于其中多方的参与主体,城市更新这个课题仍需不断探索。本文就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展开探讨。

关键词:文献计量;可视化;城市更新

引言

尽管与城市更新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借鉴,但鲜有学者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为此,应利用统计学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城市更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理清我国城市更新历年来的研究脉络及当前的学术热点论题,以其产生更多的相关研究。 1、分析方法

伴随着数据仓库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对数据进行单纯的计量统计已经难以看出数据间更深层次的特点,数据可视化不仅能通过关系数据来识别和分析数据信息,而且能以更为直观的方式看到数据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本文基于近20年(1996-2015年)CNKIWoS数据库的核心文献源,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通过运用信息可视化方法、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算法等,对被引文献和引文进行相应数据挖掘和计量分析,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有关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掌握城市更新的研究现状、研究路径演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未来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2、向存量要空间,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1)土地资源难以为继在大城市开发度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紧缺的约束。(2)创新经济时代需求围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功能合理复合的创新空间,激发城市产业活力。(3)低效土地需要根据地块的特点进行更新和再开发,并逐步消化和利用。

4)城市文脉传承延续曾经的大拆大建方式让城市文化饱受冲击,应保留原有城区的重要元素和原有文化特征,并赋于其新的活力。(5)空间品质需求紧迫部分公共环境空间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对公共设施应进行补偿式增加,释放或重构公共空间催生城市创造力。 3、相关主题论文的发表趋势

从相关论文发表的时间点看,国内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相关领域至今仍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数十年来城市更新的学术论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早的研究出现在1992年。1992年至1999年,论文发表数量较少且比较稳定。2000年伊始,我国城市更新在性质、目标、内容和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各市级单位先后出台了城市总体规划,标志着我国城市更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使相关文章发表数量日益增长。例如,2001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148号),同意修订后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至2020年)》,并指出要把上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


易、航运中心之一。随后,多名学者对上海的公共绿地规划、创意产业发展和邻里再开发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发文量达85篇,几乎是2007年(43篇)的两倍,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和5.12汶川大地震有关:前者指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发了一系列对城市再生水城市环境再生等话题的研究;而后者则使学界开始思考城市灾后重建的策略,并试图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寻求国际经验。

4、研究热点与潜在的趋势特征

假设每篇文献的关键词能反映文献的重要观点,通过CiteSpace关键词共(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分析可尝试寻找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1994篇英文文献的关键词被划分为51个聚类,并呈现如下特征:第一,各关键词聚类重叠性高,但未形成清晰的结构形态,表明各知识单元共引现象普遍。第二,关键词所对应的专业面域相对广泛,表明国外的城市更新研究不只针对物质空间,还包括经济、环境、生态、交通、社会、卫生等各个方面。中文文献所呈现的结果较为清晰,8671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被划分为23个聚类组合,排名前十位的聚类分别为居住质量南京五角场城市职能改造旧区改造逆城市化历史特色传统街区城市规划。其中,有些直接反映城市更新的目的,如改善居住质量、完善城市职能;有些则表明城市更新的典型区域,如上海五角场、传统街区等;也有部分聚类反映城市更新中的突出问题,如旧城改造中的拆建比、户型选择、土地开发强度等;另外一些则显示城市更新的新动向与新动力,如创意产业、逆城市化等。 52015年至2018年研究热点综述

首先,从城市规划学的视角看,一方面,在政策设计时,城市更新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既要从静态层面关切城市能否健康运转以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否稳定,又要从动态层面有所侧重地提升城市的弹性与活力,另一方面,在制度安排上,城市更新要善于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度与经验,如日本社区营造城市再生制度、中国台湾的容积转移制度、荷兰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制度等,以期为我国的城市更新运动提供借鉴思路。其次,社会学视角更为关注城市更新对人们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影响,这些影响可概括为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城市更新带来的正面影响表现为城市更新改善了居住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生活便利设施。随着中国城市更新的深入,在城市空间中滋生了许多犯罪空间盲区,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此外,城市更新活动导致大部分旧城区原住居民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外迁,其职住分离状况加剧,整体上对原住居民的生活、就业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最后,从经济学视角上看,城市更新的本质是一个利益结构设计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央与地方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奠定了利益结构的基础,这些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而在一些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实施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和产权人等多方主体所采取的行动正有意识地干预利益再分配过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诚然,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在市场趋利行为下,区位条件好、拆迁难度小、利益空间大的城市更新项目被优先选择与实施,一些区位相对较差、权属关系复杂、拆迁难度大、利益空间小的项目得不到重视。此外,部分产权人为获取更多的拆迁补偿而采取拖延战术,即在利益再分配过程中存在投机行为。为了减少各主体之间非必要的利益冲突,减少交易成本,可


以通过理顺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关系和细分产权等方式妥善处理。为了形成一个各方认可的利益再分配方案,应构建一个社会主导模式的博弈平台,使各方能够在充分博弈后达成共识。必要时,还可建立共享基金、征收地租等机制纠正各市场主体行为。 结语

总体来看,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既有相同的研究内容,也有相距甚远的研究内容,三旧改造作为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的一个新研究热点,应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地区实际情况有所突破,同时也应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层次的可持续性研究,并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冬华.城市更新治理视角下的土地增值利益再分配——广州交通设施用地再开发利用实践思考[J].规划师,2018.

[2]李荣.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改造模式和困境对比[J].规划师,20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6fd22d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