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练习题题

2022-04-08 02: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练习题题》,欢迎阅读!
百首,练习题,唐诗

唐诗三百首自测题

一、给下列诗句找对偶句,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 大漠孤烟直,_ _ _ ____ 2 浮云游子意,_ _ ____ 3.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___ 4 山随平野尽,__ _ ____ 5.草枯鹰眼疾, __ ___ 6.绿树村边合,___ __ __ 7.两水夹明镜,__ _____ 8.即从巴峡穿巫峡, 9 ,夜泊秦淮近酒家 10. ,长安回望绣成堆 11.几处早莺争暖树, 12.东风不与周郎便, 13 ,芳草萋萋鹦鹉洲 14 ,巴山夜雨涨秋。 15.海上明月共潮生 16.李白斗酒诗百篇,_____________ 17.最爱湖东行不足, 18 ,烟波江上使人愁 19.渭城朝雨浥轻尘 20.待到重阳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 22 ,两朝开济老臣心。 23.尔曹身与名俱灭, 24 ,缘愁似个长。 25.举杯邀明月, 2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___古来稀。 27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 28.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29.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 30____ ______,只是近黄昏。 31_________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 3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34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 2 3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36.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_ 39 ,心有灵犀一点通。 40.三更灯火五更鸡, 41.人面不知何处去, 42. 不畏浮云遮望眼, 43. ,最是橙黄橘绿时。 44. ,雪却输梅一段香。 45.莫等闲, 46. ,白首方悔读书迟。 47.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 48 ,六宫粉黛无颜色。 49. 巴山夜雨涨秋池。 50. ,烟波江上使人愁。 51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2.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


二、

到: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句: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赞美柳树的诗: 赞美小草的诗: 赞美春雨的诗: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 ,其中“梅”具有 特点,“竹”具有 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诗句是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中的 》中的 。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 中的 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写到: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 。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 ,诗句是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 。你还知道杜甫写景的诗《 》和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如李白的《 》写 杜甫的 写到

王昌龄的 写到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王之涣的《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 其中 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描绘了一幅 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 ,你知道的词牌名 。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词中写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7755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