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2022-10-27 18: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欢迎阅读!
安西,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唐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的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朝雨:早晨下的雨。 3、使:到某地出使。

4、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5、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现今西安市西北 6、浥:yì:湿润,沾湿。

7、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8、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9、君:指元二。 10、更:再。

11、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中国古代地名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称“阳”。。 12、故人:老朋友,旧友。 13、更尽:再喝完。 14、朝zhāo:早晨、清晨。 《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 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 请您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吧,

只是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知己了。 《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首句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白日曛”三字给辽阔的黄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作者写天气骤变,也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朔风劲吹,大雪纷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孤雁离群之孤寂无依感。雁总是群飞的,它使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感情氛围中,令人在鸿雁的悲鸣声中联想到友谊。“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六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 《送元二使安西》鉴赏: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本诗写春朝,"邑轻尘"三字表明雨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种写法,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字,虽有良辰胜景,也无心流连,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7cb0f8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