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4-08 08:4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非营利,财务管理,对策,存在,组织

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类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营利组织广泛分布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劳动、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中介和法律服务等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积极推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探索和研究,就成为我国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财务管理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通常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资源提供者向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且不享有组织所有权,其剩余资财不存在明确所有权,承担一定受托经营责任的组织。由于非营利组织是秉着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开展业务活动的,其经费主要来自于社会捐助、政府拨款等,部分来自自身的其他业务活动。 非营利组织具有六大特征:一是“组织性”,即非营利组织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二是“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制度上与政府相分离;三是“非营利性”即非营利组织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四是“自治性”,即非营利组织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五是“自愿性”即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这些组织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六是“公益性”,即非营利组织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决定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一是运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究利润或利润等同物;二是运营业绩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三是业务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或部分来自政府预算拨款、单位收支结余以及接受的捐赠等渠道;四是不存在所有者权益问题,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的所有者权益。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筹资形式单一且资金匮乏

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中,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营业性收入占的比重比较少,在资金方面过分依赖政府部门和其他部门,从而形成发展的瓶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非营利组织必将逐步走向自治,地方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拨款和补贴会越来越少。非营利组织仅仅靠政府的补贴将难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规模都比较小,员工人数不多,各岗位职责不能细分,有些非营利组织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时常出现会计岗位兼任的现象。有的组织虽然建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形同虚设,非营利组织内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无力状态,导致财务监管失效,会计信息的失真,甚至产生经济腐败。 3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立的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资金运用重视程度较低的现象,认为只要能够保证组织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完成组织的社会使命,不必过多考虑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本成本、投资组合以及现金流量等因素。我国不少的非营利组织在办理各项支出(费用)的过程中,不讲究资金的有效利用,



1


不追求效率、不追求资源的有效使用,造成宝贵资源的大量浪费。 4、财务信息不透明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较低,不像企业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接受财务审计,并按期接受政府或社会审计的监督。作为公众,人们很难通过合理、合法、有效的途径来充分了解他们所捐助的资金是否能被谨慎地按捐赠意愿使用,并且无法确定资金的使用过程是否都有完整的财务记录。 5缺乏绩效评估,权责不分明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为衡量企业绩效提供标准,为企业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使企业的分权管理成为可能,便于进行不同组织之间比较。然而,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决定了利润不是其追求的目标,社会效益才是衡量组织业绩的标准。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因而一个组织进行绩效的评估来说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1、积极扩展筹资渠道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非营利组织既不能像政府部门那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也不能像营利部门那样可以从市场经营中获取资金。因此,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问题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首要问题。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完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本身要拓展自己的筹资渠道,扩大自创收入。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要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我国非营利组织要根据其工作目标, 改进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进行深入调研与科学核算,准确核定所需拨款的额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确定的预算额度既要保证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开支需要,又要保证不夸大虚报。严格按预算办事,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追踪、监督和评价。

第二,要加强收入管理。收入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坚决做到款项由财会部门或制定的授权部门的专人收取,任何部门、个人均不得经手现金和银行存款,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收据和收费员处进行收据的盘点清查。 第三,要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非营利组织要确立非营利组织及其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有效的制度不仅可以约束被监督者的行为方式,而且可以限制监督者滥用监督权。

第四,要加强收入管理。收入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坚决做到款项由财会部门或制定的授权部门的专人收取,任何部门、个人均不得经手现金和银行存款,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收据和收费员处进行收据的盘点清查。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管理工作中, 我国非营利组织应牢固树立资本成本和现金流量观念,要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尽量规避和控制风险,使风险和收益达到较好的均衡;要追求效率,追求资源的有效使用,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要在保证业务开展正常需要的同时,讲求资金的有效使用,追求效率;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使非营利组织的各项支出(费用)发挥最大的效果。



2


4、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财务透明度就是公开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我国非营利组织必须有效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促使非营利组织从自身重视资金运作情况,防止财务的暗箱操作和财务腐败,并且建立起社会公信力,这样才能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非营利组织应该每年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定期接受财务审计、公布财务报告与审计结果,及时披露应该包括:组织财务治理结构、融资状况、预算管理、支出管理、投资、财务运行及现金流量状况等财务信息,并接受公众质询。 5、建立绩效评估,完善权责分工

首先,我国非营利组织建立合理绩效评估体系,严格规范评估程序财务绩效评估是指通过选取合理的财务指标和相关的非财务指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一定时期内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价,从而反映组织在评价期内的财务运行状况及其财务绩效。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使资金和绩效挂钩,可以逐步实现对资金从“注重资金投入” 的管理转向“注重支出效果”的管理。

其次,我国非营利组织明确分工,职权分离。加强财务控制,立健全财务制度,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科学地设置会计账户,及时算账、记账、报账,核算程序规范,做到账据相符,账账相等,账表相符,及时反映资金的收支情况。健全健全内部制度,规范标准的会计记录,严格的定额核对。加强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保证资产完整性、保证财务活动合法性。

参考文献:

[1] 崔国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经济,2011(19)

[2] 郑玉玲,宋慧丽.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初探[J.现代商业(财会研究), 2009(17) [3] 王昭伟.非营利性组织财务管理研究[J.财会园地,2011 [4] 孙新章.试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11(5)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82cb27192e45361066f5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