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总数的12.4%是“丁克家庭”

2022-04-17 06:2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家庭总数的12.4%是“丁克家庭”》,欢迎阅读!
丁克家庭,上海,总数,家庭,12.4

上海家庭总数的12.4上海市妇联最近一项针对全市家庭状况所作的调查显示,结了婚却没有孩子的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据负责这项调查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中欣介绍,调查选取了1200多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上海家庭作为样本,如果只选取20岁-40岁年龄段的样本,的比例会更高。根据零点调查公司今年2月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而且近七成被调查的人认为将会增多。孙中欣说:增多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传统上,生儿育女是中国新婚夫妇的必然选择,在婚礼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词就是早生贵子能否生育甚至成为衡量妇女价值的重要标准。没有孩子,对生活在传统乡村中国的妇女意味着天谴,但是越来越多生活在都市中的中国现代女性却正在拒绝成为母亲。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一代中国家庭正面临尴尬的选择。一项较新调查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发现他们对生育的意义仍然持肯定态度。可这项调查同时也显示,牵扯精力(25.4%)、影响工作(16.7%)、经济能力有限(18.6%)以及影响两人世界(13.6%)等等原因,使生孩子变得越来越令人畏惧。孙中欣认为:中增多、未婚同居现象大量增加、选择独身和离


婚更加自由、性生活质量更被看重等一系列变化,既显示中国人在爱情和婚姻中更具备自主性和选择性,也表明传统社会中维系中国家庭关系的纽带正变得相对脆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家李银河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国的丁克现象,她认为,是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丁克现象的流行说明了中国人个人选择空间的增加。这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她的著述中写道:自愿不育者人群以个人现世生活的幸福快乐为重,珍视夫妻关系,轻视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重视自我的现代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99f945767f5acfa1c7cd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