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类材料作文“何处看世界”导写与例文点评

2023-12-08 22:0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言类材料作文“何处看世界”导写与例文点评》,欢迎阅读!
例文,看世界,名言,作文,何处

名言类材料作文“何处看世界”导写与例文点评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与导写】

这是一则名言类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在写法上首先要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然后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还要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准确立意。

材料提供了两句名言,构成一组相对立的观点,要求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成文,似很宽,但仍有所限制,并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扣合材料中的关键词。

材料的关键词有三:处世之道、半高处看世界、会当凌绝顶。其中,半高处看世界、会当凌绝顶是以登山为喻,喻指不同的处世之道。所以,处世之道是材料的核心概念。

那么,什么是处世之道呢?处世之道即立身做人等在社会上活动与人交往所应遵循的原则(态度、方法)。这样,材料的要求就转化为:半高处看世界、会当凌绝顶分别喻指怎样的处世之道?你认同怎样的处世之道?为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观点和层次也就明晰了。你可以赞同尼采的半高处看世界的处世之道,也可以欣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要理由充分,自圆其说即可。

除就材料中的两个角度行文、立意外,还可以有以下角度、立意:1站在山脚看世界,即谦逊,脚踏实地;2分别站在山顶、半山腰、山脚看世界,多角度、多层次地打量世界;3)站在哪个位置看世界不重要,关键在于健康的心态。

这则材料从审题上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可选择性较大。写作时要善于展开联想,调用自己的生活与素材的积淀,通过有层次的论述,让人信服地接受你的处世之道。



【例文点评】 例文1

站在山顶看世界

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有的人不喜欢山顶的居高临下,害怕“高处不胜寒”,而选择站在山腰或山脚下看世界。但是,在我看来,我更喜欢站在山顶看世界。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山顶上看,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胸开阔。即使一时难以登临山顶,也应有“凌绝顶”的雄心与远大的目光。一个人只要心在挺拔的山巅,纵使身处茅檐之下,也必能名垂青史。杜甫,一生仕途艰难不顺,颠沛流离,却始终放眼天下,心怀苍生,目光远大。正是因为他的心站在了巅峰,所以他清楚地看到了天下的黑暗,他用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诗篇写出了老百姓的苦难,体现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我想,成就其“诗圣”之名的不仅仅是他那千古传诵的诗句,更是他那颗眺望天下苍生的心。

站在山顶看世界,可以“一览众山小”,可以认识到自己曾战胜的困难,增强勇气与自信。有人曾说,当你攀爬到了最高点,你才会让自己充满阳光和正能量。乔·吉拉德是世界汽车销售冠军,创造了汽车销售的吉尼斯记录。他曾回想自己35岁前的经历:有口吃,开过赌场,当过小偷,换过四十几个工作,等等。可他都一一克服战胜,走向人生巅峰。经历困难与攀爬山顶的他,正是因为站在山顶,看过自己曾走过的路,超越自己充满信心,才成为世界第一推销员。


站在山顶,“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受蒙蔽,头脑清醒,可以更好地感受世界真实的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说过:“现在已经到了老人年纪的我,也会继续保持自己年轻时的初心,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传播文章。”正是因为他站在山顶,世界在他面前无所阻挡,故能不受蒙蔽,坚持自我,始终守住初心。

当你选择在哪里看世界时,一定不要忘记,山顶上有着最美的风景,最浓的信念,最初的梦想。当你站在山顶上时,你已走上人生巅峰!

例文2

无限风光在险峰

百年前,当林则徐登临鼓山,于云波浩渺中咏唱“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一气势磅礴的名句时,便是在阐述一个亘古难灭的真理:去吧,向着峰顶进发,当你历尽劫波,登临绝巅,全世界都将为你欢呼喝彩。

尼采说,人生绝美的景色,不在山顶与山脚,而在半高处。其实不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山腰的风景固然独享一分恬然宁静,然较之峰顶,却少了一些胸襟与气魄。峰顶的壮美,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也是历经千磨万击仍岿然不动的苦尽甘来。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不正是在这勇攀高峰的过程中,滚滚而前的吗?

勇攀高峰,追求的是心中一份抱负,一份向往。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最深切的渴望,这种渴望与名利的追逐,肉欲的餍足完全不同,因此,人类才能将足迹遍布陆地与海洋,甚至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正是这样一种向峰顶前进的不知足的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缤纷多彩的世界。

勇攀高峰,收获的是一份眼界,一份胸襟。井蛙只知观天,夏虫不可语冰,狭隘的眼界只能带来同样狭隘的气量。然而当你登上峰顶,世界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副崭新的模样,如此的广博浩瀚,在喟叹自身渺小之余,更迸发出无穷的探索热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跳出狭小的格局,拨开层层迷雾,你会见到不可思议的美丽。

勇攀高峰,需要的是一份勇气,一份毅力。多少人在峰顶前倒下,他们沉湎于山脚的安全,流连于山腰的舒适,于是雄心锐减,意志消磨,曾经如火的热情成了一潭死水,掀不起半点波澜,“死于安乐也”。而对于拼搏者来说,在奋斗中牺牲比消磨斗志而死去好上千倍。有着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即使最终没能登临山巅,这般的经历也将成为人生中最美的风景,纵死亦无憾!

在山巅之上有无数曼妙的风景,它不是大自然秘藏的宝藏,而是一份慷慨的馈赠,等待着有大抱负、大胸怀、大毅力的人来接受。当你历尽艰辛,百炼成钢,终将登临绝巅。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例文3

半高处的世界真美好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站在半山腰,我们收获了从山底坚持而上的喜悦自信,对神秘的顶峰饱含期待。而站在人生的半高处,我们可能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骄傲与成就感,但我们没有生活贫困的恐惧,没有尝遍成功乐趣后的空虚,我们可以在安然地吃饱喝足后,去憧憬,去努力追求梦想中更好的生活,去变得更好。

站在山的半高处,仰头看山之巍峨,低头看四周奇松怪柏。站在人生的半高处,既能了解优雅奢华的上流社会,也对民间的平凡淳朴的生活有所体会。相比于站在人生的高处,在人生半山腰的我们更能看遍世间百态,尝尽人间喜乐,更能听到见世间奇闻逸事,感受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9bbf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