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反对校园欺凌的手抄报

2022-07-29 03: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反对校园欺凌的手抄报》,欢迎阅读!
欺凌,反对,抄报,校园,黑板报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反对校园欺凌的手抄报



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我们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1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2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3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手抄报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手抄报1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手抄报2

关于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黑板报图片内容

一、社交媒体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也很多,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校园欺凌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隐蔽性

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匿名性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交媒体中真假信息难以辨别,许多虚假信息的发出者都使用匿名的方式,很难追溯来源。匿名带来的自由,让不少社交网站成为粗野言语、低级趣味的垃圾场,一个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网络暴民。在以往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是谁很清楚。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匿名欺凌者躲藏在网络之后,处于隐身状态,利用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网名来掩人耳目。这就使得校园欺凌更加隐蔽、不易发觉。社交媒体所在的网络世界向来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是其实网络也是真实的社交空间,从数字格式上可说虚拟,带来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却十分真实。

()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随意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一个智能手机,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App发出言论,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势单力薄或者寡不敌众等原因,人们会自我遏制欺凌言行,表现得比较谨慎小心或比较善意。与在现实中的欺凌相比较,由于处于隐身状态,社交媒体上的欺凌更容易更随意,使得欺凌者较少甚至没有责任感和负疚感。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认同、获得关注,曝光别人的隐私人身攻击和谩骂有时可能不是出于恶意,而仅仅是为了获得高转发率、高点赞率,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对于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有的欺凌者并不认为网上欺凌会造成伤害或是一种过错,只觉得这是开玩笑和嬉戏。

()社交媒体的快捷性使校园欺凌被更迅速广泛地传播

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交媒体信息量更大,反应更加灵敏。信息发布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率更广。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把校园欺凌事件以文字、图片或录像的方式放入社交媒体,其他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转发使更多人看到,欺凌事件就会被迅速广泛传播,难以被阻断和控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而且一旦信息被广泛传播,则可能永久记载在媒体上,难以删除。正如前不久发生的中关村二小学生伤害事件,在短短几天中刷爆了朋友圈,原帖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连续转发,网上的争论迅速达到白热化,不到一周时间,仅原网帖的评论就超过3.6万次。中关村二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夜成名,成为承受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的载体,成为众矢之的。








()社交媒体传播的广泛性使得校园欺凌产生的伤害更严重

当欺凌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被迅速广泛地传播时,一方面一些网友会做出不恰当的回复,或恶语谩骂或嘲�S贬损或散布谣言等等,甚至对被欺凌者进行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可能有粗俗言语、不雅照片、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流向相关人群,这无疑又会使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因为接触这个信息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创伤,引发消极情绪,陷入心理危机。

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a4bd6c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