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作文集--80年代的春节

2022-06-16 22:5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童年作文集--80年代的春节》,欢迎阅读!
童年,文集,年代,春节,80



80年代的春节

又是一年春节,墙上的日历已经翻到了2019年,对于人到中年的70后来说,如今的春节已经变得淡漠了,就如同普通的日子,早已经失去了记忆中童年春节的色彩。

80年代早期,那时我还在念小学,而那个时候的春节,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春节,也是最快乐的春节。我住在长沙老城区一个叫“保城堤”的街巷里,一条百米左右的小巷,街里街坊都是普通的市井平民。那时大家的生活都很清贫,对于小朋友来说,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

首先是好”吃“,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大快朵颐,敞开肚皮大吃大喝。当时,物资还是比较匮乏,加上以前没有冰箱,大人们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必不可少的腊制鸡鸭鱼肉。首先采购大量的猪肉,鱼和鸡鸭等,收拾干净后,先风干几天,然后用烟火熏十来天。每到年底,整个街上都可见这种由空汽油桶改装的熏制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腊肉咸香,我们也在这垂涎欲滴的香气中对春节有了更多的向往。

其次是好“穿“,新年穿新衣,每年大人都会给小孩做上一套新冬衣过年。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






大人首先按照家里小孩的数量和个头大小,采购足够的布匹和棉花。当时物资还是凭票供应,家里小孩多的话,还得找熟人调剂下布票之类。接下来就是妈妈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在我印象中,天气冷起来以后,家里的缝纫机每天都要响到很晚。到了春节前某个最冷的日子,妈妈都会把我和哥哥姐姐叫到面前,魔术般的拿出几套崭新的棉服让我们换上。我也会第一时间穿上,第二天有事没事的在小伙伴羡慕的目光中从巷口到巷尾多溜达几次。

最重要的是好“玩“,对于大人来说,走亲访友是春节期间联络感情的好机会,而我们小孩,走亲戚时不仅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而且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那时接到一元钱,比今天拿到百元钞票还要高兴。对于男孩子,大部分压岁钱上交以后,留下的压岁钱除了买平时想吃的零食,基本都买鞭炮烟花了。那些囊中羞涩的,压岁钱不富余的小小孩,2毛一挂的200响小鞭炮是首选,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小鞭,孩子们当然不会整挂整挂的燃放,而是会把鞭炮散开,一个一个的点燃,以便从中慢慢体会燃放鞭炮的快乐。而属于“大款“级别的大孩子,盒装的电光炮,成把的冲天炮,68连珠的彩珠筒等都是必选,怀抱五颜六色的烟花炮竹,在周围小孩的眼前招摇而过,比考试考了100分还要风光。三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孩子一






晃进入了中年,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资极大丰富的今天,过春节时,各种美味佳肴,衣服玩具,人们都可以尽情享用。空气中再也闻不到熏肉的烟气,也听不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但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骨肉亲情,合家团圆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c610e3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