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章的说明顺序

2023-04-20 00:0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明文文章的说明顺序》,欢迎阅读!
说明文,顺序,说明,文章

说明文文章的说明顺序

说明文文章的说明顺序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文章的说明顺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介绍说明,达到以知识教人的目的。与记叙文、议论文相比,说明文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强调知识性和科学性。

合理安排说明文的顺序是写好一篇说明文的重要一环。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

所谓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需要时间的检测与验证。所以,在说明这些事物的时候,适宜采用时间顺序。如2010高考语文四川卷中《书画的装裱》一文就多角度使用了这一顺序。首先,作者在行文的整体思路上采用了时间顺序,在说明书画装裱的历史时,作者主要从三个时间段来写:两晋到五代时期是书画装裱的初创到初发展的时期,宋代是“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的时期,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再者,仅从书画装裱的初创到初发展的时期看,作者依然选用了时间顺序,作者从两晋写到南北朝,再写到唐代,然后写到五代。这样写,避免了内容上的相互交叉,使得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同样,2010高考语文陕西卷中对有关“书法”历史演进的说明也是从晋代王羲之入手,然后写到唐代的


颜真卿、柳公权,最后一直写到现代的各族书法家。作者以时间为脉,娓娓道来,使得行文流畅自然,事物介绍言简意赅。

二、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也是说明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顺序。它是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故宫博物馆》一文就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三、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的一种顺序。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概括到具体; 2.由主要到次要; 3.从原因到结果; 4.从整体到部分; 5.从特点到用途; 6.由个别到一般; 7.由具体到抽象等。

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如2009高考语文湖北卷中有关“数字海洋”的说明中,作者先是说明数字海洋的地位与作用,接着说明数字海洋的构成与属性,最后再写数字海洋的建设途径,由概括到具体,由特征到用途,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使得读者对相对抽象的科普内容感到易于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说明顺序很多时候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f332db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