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及答案

2022-08-05 04: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02年10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文学史,中国,自考,试题,古代

全国2002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 1.王禹偁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A )

A.有言有文 B.变俗为雅 C.随物赋形 D.以故为新 2.欧阳修散文基本风格是( C )

A.气势磅礴 B.雍容典雅 C.平易流畅 D.瘦硬简健 3.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 B ) A.熙宁变法 B.乌台诗案 C.元祐党争 D.靖康之乱 4.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 D )

A.豪放词人 B.爱国词人 C.俚俗词人 D.富贵词人 5.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 A )

A.清雅词派 B.豪放词派 C.咏物词派 D.田园词派 6.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 B )

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7.陆游堪称古代作家中多产的诗人,其诗歌收入《剑南诗稿》的是( C )

A.一千四百多首 B.七千多首 C.九千二百多首 D.一万四千多首 8.永嘉四灵推崇的唐诗,实际上是( D )

A.初唐诗 B.盛唐诗 C.中唐诗 D.晚唐诗 9.戴复古是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集中数量占一半的是( A )

A.五律 B.五绝 C.七绝 D.七律 10.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D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11.《陈州粜米》是( C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12.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D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13.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B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14.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A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15.《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B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16.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D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17.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C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18.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B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9.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B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20.明代长篇小说《寿杌闲评》是( A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21.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C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22.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B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23.陈维崧的词风是( D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24.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A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25.《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D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26.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D )

A.脂评甲戌本 B.脂评庚辰本 C.程甲本 D.程乙本 27.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A )

A.《梧桐雨》 B.《临川梦》 C.《比目鱼》 D.《奈何天》 28.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C )

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 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 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 29.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C ) 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 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 30.南社中风格独特的诗人苏曼殊被誉为( D )

A.诗界革命一巨子 B.同光体魁杰 C.革命诗僧 D.革命和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

31.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有( ABCDE )

A.以文为诗 B.以文字为诗 C.以才学为诗 D.以议论为诗 E.以诗为词 32.从三十首论诗绝句可以看出元好问的诗美追求是( BCD )

A.翻新出奇 B.慷慨激昂 C.天然浑成 D.质朴浑厚 E.阴抑穷愁 33.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重要说法有( ABDE )

A.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B.讴歌贤才说C.为英雄豪杰立传说 D.反映三国兴亡说E.宣扬正统说 34.下列总集中,属于清代民歌总集的有( ABC )

A.《白雪遗音》 B.《霓裳续谱》 C.《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 D.《古谣谚》 E.《挂枝儿》 35.清代曾国藩是( ABC )

A.咸同之际宋诗运动的倡导者 B.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缔造者 C.湘乡派的领袖 D.同光体的中坚 E.湖湘诗派的核心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 36.一祖三宗:

(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是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来的。 (2)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3)江西诗派作诗奉守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的师训,由黄庭坚上窥杜甫,有规则可循。 37.《录鬼簿》

(1)元代钟嗣成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立传的戏曲史著作。

(2)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一百五十二人,剧目名称四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一手的珍贵历史资料。

(3)该书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七类加以介绍,大致可归纳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和“方今才人”两大类,目的是让那些已死和未死的剧作家们,均“作不死之鬼,得以远传” 38.说铁骑儿:

(1)宋代说话中的一家。

(2)讲说士马金鼓故事,尤其是宋代北方民族战争中的英雄传奇故事。 (3)是英雄传奇小说的来源。 39.神韵说:

(1)神韵说是清初诗人王士禛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 (2)“神韵”,是要求诗歌达到含蓄深蕴、空灵淡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 40.简述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




答:(1)周邦彦被尊为“词中老杜”,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表现为:①在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上有集成和创制之功。②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③能集前人成就而独具特色,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2)其词博大精工,已开南宋清雅派词先河。后来姜夔学周词而走向骚雅清空一途,吴文英由周词出而转向丽密质实,其他南宋中后期词人也受过周词的影响。

41.“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一致追求,各人诗风却并不相同,请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答:(1)“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较为一致的追求,提倡写诗学汉魏、盛唐,主张以唐人为法,要使元诗不同于宋诗。

(2)虽说都学唐人,但彼此诗风并不一样。

①虞集作诗兼备众体,其诗风既雄健深厚,又雅淡清丽。 ②杨载作诗学李白,雄浑流丽,气势飞动。

③范梈尤好作长篇歌行,却缺乏贯穿全篇的浑然神气。七绝以唐诗为格式,能做到近而肖,刻而峭,比较完整自然。

④揭傒斯擅长五言古诗,写得雍容古雅,又有一些诗写得清丽婉转。 42.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 答:(1)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主张新变。 (3)诗歌创作注重才情,直抒胸臆。

43.《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答:(1)这一形象体现了明代后期由地主、恶霸、商人等构成的市侩势力的丑恶凶残本质。

(2)这一形象反映了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给社会思想、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3)这一形象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里新兴商人的精神面貌。

(4)这一形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代表了整个社会的邪恶势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

44.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大量制作慢词,成就很高,著名词作有《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试以这三首词为例,论述柳永对慢词的贡献。

答:(1)从宋仁宗天圣年间起,因柳永大量创作慢词,宋词始由小令阶段渐人慢词时期。柳永是为长调慢曲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以俚语合俗曲,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也扩大了词境容量。

(2)以赋为词,将赋法移植于长调慢词,大大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奠定了长调的形制和体制,就此而言,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3)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一百多个词调,词的体制至柳永而始备。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45.《红楼梦》第33回写“宝玉挨打”。下面节录的是王夫人、宝 钗、黛玉在事件中的言语举止: (1)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宝玉已死的哥哥)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2)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宝钗见他(宝玉)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3)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心中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请根据这些材料,具体分析王夫人、宝钗、黛玉各自的心理或性格特点。 答:(1)王夫人心疼儿子,更关心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的心理。

(2)宝钗爱宝玉是真诚的,但她的爱是冷静的、理智的;她劝诫宝玉“听话”是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说明她与宝玉志不同道不合。

(3)黛玉对宝玉的爱,真挚而无尘杂。她不像宝钗那样冷静理智(送药、劝诫),她有的只是情投意合的痴情(眼泪)。尽管她也说“改了罢”,但那不是心里活,只是心疼宝玉的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f81c9d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