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2022-04-02 02: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的由来》,欢迎阅读!
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说课稿

说课教材: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 《清明节的由来》 课时要求:二课时 说课课时:第二课时

说课程序:教材分析、教具准备、说教法、说学法、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等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是一组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课文。《清明节的由来》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讲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时割肉奉君,但他不图回报,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这种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以示对他的怀念。本文语言朴实、故事曲折,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在学习过程中,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水平目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3情感目标: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

根据本课教学的特点,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理解‘清明’的含意”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习难点:

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为本课时的难点。 二、教具准备: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将在教学中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在学习中,我将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组织学生根据课文需要去查寻、搜集相关资料,拓展阅读范围。 五、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律性不强,但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使用到教学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六、学习过程:

在本课时的学习过程中,我将分为四个环节来具体实施。 (一)激趣导入

(二)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三) 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学生边读、边思,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提问: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而体会“清明”的涵义,理解清明节为何而来。






设计意图:

1、抓住课后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化难为易,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介子推和晋文公生活的年代,可出示春秋时期的地图,让学生粗略地知晓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让时先预习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介子推和晋文公。

2、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狼吞虎咽”和“语重心长”“治国安邦”“贤明”的意思,从而理解介子推希望重耳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国君,国家安定兴盛,百姓安居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君臣对话的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认真体会介子推和重耳对话时的语气。

设计意图朗读的训练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分角色朗读是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将情融于人物,与人物同欢共喜,读的到位,对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指名读课文的45自然段。体会介子推回绝了重耳的重用和感谢,能够从中看出介子推的高贵品质。(不图回报、不被利益所动,关心国家兴盛,理解百姓疾苦)

5、介子推宁死不当官,却留下血书的真正用意,更深一步体会介子推这么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重点理解“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句话。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读一读。体会介子推的人品和这句话对重耳的影响至深。理解为什么重耳将介子推死的这天定为“寒食节”,从而理解清明柳所代表的真正的意思。

6、说说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7、回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品质。再一次理解清明节的由来。

(四)总结全文

在上一节课对课文生字词学习和简单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对课文实行深入学习。不但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同时也了解到清明节的来历,理解了“清明”的内涵。

(五)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说说介子推是个什么样的人?进一步理解“清明”的内涵。

板书设计:

29、清明节的由来

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晋文公:不忘旧恩、执政清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c16368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