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要吃什么?寒食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2022-04-02 15: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寒食节要吃什么?寒食节有什么传统习俗?》,欢迎阅读!
寒食节,什么,习俗,传统

寒食节要吃什么?寒食节有什么传统习

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来啦!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寒食节要吃什么? 凉糕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蒸寒燕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


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子福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大麦粥

寒食节这天有吃冷食的饮食习俗。为了吃上冷食,有些地方要先准备食物,在《荆楚岁时记》记载这种食物是“大麦粥”。这是一种加了怡糖的大麦粥,或者是将大麦仁水解发酵产生一定比例的怡糖后再一起煮成的粥 青条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寒食粥

寒食节期间,百姓家家禁烟火,需备大麦粥等冷食,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寒食粥品类繁多,较常食用的有杨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


桃花粥、乾粥、大麦粥等。 子推燕

山东胶东地区则有在清明这天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代称为“子推燕”,据说就是为纪念介之推而做的。栖霞的面燕,古朴自然;莱州的面燕,则精巧多样,每个面燕都绘有五彩斑斓的彩画,口中衔一小块红布条,使整个燕子显得栩栩如生。 撒子

《本草纲目》 有这样的 描述:“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馓子古称“寒具”,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053fe5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