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其一)》

2022-04-20 20:1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其一)》》,欢迎阅读!
月亮,诗句,其一,八月,关于

关于月亮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其一)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原文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赏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本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

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 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 ,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

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


还乡的凄凉。

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 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 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

采用了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 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28c40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