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总结 呕心沥血之作

2023-03-10 20:32: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总结 呕心沥血之作》,欢迎阅读!
透镜,呕心沥血,知识点,解题,思路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一、 透镜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的球心的连线

光心(O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即薄透镜的中心。 注意:引出第一条特殊光线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注意:引出第二条特殊光线

根据光的折射光线可逆性,引出第三条特殊光线。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名称 凸透镜 凹透镜

延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焦点离光心越近,焦距越小。

二、透镜光学作图(三条特殊光线) ①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虚焦点(由此也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着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像距 关系 u>ν U=ν u<ν

物距 u u2ƒ U=2ƒ 2ƒuƒ uƒ uƒ

像距ν

倒正

像的性质 放缩 虚实

位置

应用 照相机、摄影机



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

平行光、粗测焦距

放大镜

F

F

F

F

又名 会聚透镜 发散透镜

性质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ƒ>ν>ƒ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ν=2ƒ ν>2ƒ

|ν|u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 u2f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分大小)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口诀:

实像倒立异侧,虚像正立同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像同向,物距像距“此消彼长”,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像同向,物距像距同增同减,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像。

延伸:1、无论虚实,像物同向,像距越大像越大。

2、物距远远大于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3、进一步加深理解:

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实像

虚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距减小 增大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大

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物同向)

像的大小变化与像距的变化情况成正比(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像距越大像越大)

四、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原理:①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使用:②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

2投影仪平面镜的作用:①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原理: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使用: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在焦点之外,靠近焦点),远离屏幕

3放大镜原理:①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使用:②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在焦点之内,靠近焦点)



五、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太阳光聚焦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延伸:二倍焦距法

不成像法(可分为两种:放大镜看不见法,面积大小不变光斑法)

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①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带刻度尺)(按从左向右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5b1f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