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2022-12-17 10: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欢迎阅读!
浅析,社会发展,影响,教育



浅析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学起源问题探究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学术重视的体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主要关涉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的制约性,以及相应的教育功能。归根是落实到教育与人的发展之中,紧扣时代脉搏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五育和谐发展,注重素质教育的贯彻,培养创新型学习型人才。



标签: 教育起源;教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从历史的变迁和演进来看,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教育的需要。在中国,教育现象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和军训等方面产生了教育现象。在遥远东方的另一头,古希腊之所以成为西方文化和教育的起源,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古希腊三面环海的优越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有利于对外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沟通。其二,古希腊的奴隶制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提供相对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教育现象的出现并不是教育学的起源,区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科学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二、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論

追溯教育的起源问题,是我们对教育本真最深切的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被日益充实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可以体现在五大理论之中。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在军阀混战,教育经费短缺的背景之下,提出教育独立论:要求教育经济费用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教育在任何情况下对人的发展都能起到完全的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论的创始者舒尔茨主张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可获得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可以生产出来的。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发展速度远大于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面对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实行教育扩展,教育质量大幅提高,教育者却大量失业的窘境,迈克尔?斯潘斯和思罗提出筛选假设理论。该理论的价值在于重视文凭筛选功能,提出教育目的是为了在就业中取得有利地位的新观点等。也有学者提出,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而否认教育增强认知技能从而也能提高劳动者生产率的事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0世纪70年代初,由皮奥里、多林格创始的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提出,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劳动力市场可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相对封闭,人员很少流通。主要劳动力市场有工资高、条件好、就业稳定、有保障和权利平等的特点。次要劳动力市场有工资低、待遇低、就业不稳定、环境恶劣、要求苛刻的特点。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




市场,与性别、年龄、种族和受教育程度等有关。



三、教育发展的趋势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主要体现在现代化与教育全球化与教育知识经济与教育信息社会与教育和多元文化与教育五个方面。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教育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过程,要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以社会文化的所有最新成就武装教育的各个层面,使教育自身具备顺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其内容包括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理、教育研究方法和教师队伍等各方面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同样面临着挑战,教育机构面临教育市场开放的国际竞争,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挑战,全球化给公平教育权带来挑战。为此,我们的教育要拓展全球视野,加强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要正确把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明确教育发展的合理定位,要更新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培养国际意识和创新型人才,构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课程体系,立开放型的现代教育体制,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促进教育的文化发展。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要求我们教育要加速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大力开展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教育资源全球化、教育信息虚拟化、教育手段多媒体化、教学方式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和活动合作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的大数据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确立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营造新型学校学习和成长环境,改变原来只强调成绩的教学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多元文化促使教育日益多元化,激发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弱化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注意面向所有学生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加强本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以开放胸怀接纳、尊重、理解和宽容不同文化,消除文化歧视态度,平等对待差异,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王坤庆.论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1994742-49.



王优(1994,女,汉族,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教育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65e6df50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