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骨》我的忘年之交安毅夫老先生

2022-12-06 19:2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之骨》我的忘年之交安毅夫老先生》,欢迎阅读!
忘年之交,老先生,安毅夫



文:贵州 赵威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百花盛开,万鸟齐鸣,这样宁静的夜会让人想到很多的人与事。很久已经没有写东西了,一是生活的压力。二是因为自己懒惰。三这是个没有精神和文化向往的时代。文学艺术是没有前途的,人们在乎的只有权与钱,或许仅是我这样的认为,或许是看多了过多的世态炎凉!然而总有些人是那么的难能可贵,他们在你的人生之中让你看到希望,体会到人生的温暖,这样的人要不就是长辈或者就是朋友,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很长时间了,想抽空写写我认识的长辈、朋友、乡党、亲人们!因为有了他们,寂寞的人生旅途才显得不是那么的寂寞与孤独。从他们成长的人生之中体会和感悟生活的苦与乐!与安毅夫老先生认识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之前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听到很多人说起他的名字,特别是一些大学老师,他们总是说起老院长对教育的贡献,对学校建设的贡献,谈到老院长的时候,很多的大学老师充满了钦佩之感!在与安老的交往之中,我始终把他当作我的长辈。他年纪比我大很多,故称为忘年之交!认识他的时候安老刚好米寿,还记得我第三次去他家,他和吴逸云奶奶共同作了一幅画送我,画上提款称我为小友,可惜后来遗失了!于我来说始终是种遗憾!安老现在已经九十多了,年前去贵州医学院附院老干病房去看望安老,安老带着病重之躯还对我关心备至,感动之余,不便更多的打扰老人,半小时的时间我离开了老干病房!无论是在异乡还是在故乡,对于安老我始终念念不忘,祝福他健康长寿!安毅夫老人早年出生于广州,祖上乃著名的水西彝族奢香夫人的后裔,他的父亲就是贵州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健先生,奢香夫人和安健先生都是贵州历史上杰出的人物,《郎岱县志》上有一句话大意说:安氏家族最重视教育代有人才! 奢香夫人在明朝时被朱元璋册封为顺德夫人,开五尺道,为维护西南地区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及其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智斩马烨等历史故事在史书之中早有记载!而安毅夫老人的父亲安健先生,早年留学日本,随章太炎学习,后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文章曾经震惊海内外,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西南宣抚使,北伐时期为黔军第九军党代表和政治委员,贺龙元帅当时为其麾下任师长,曾经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为孙中山手下得力干将之一,国民党蒋介石曾经委任为交通部部长,因反蒋未到职,贵州籍黄埔军校学生多为其推荐,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如牟其中等就是安健先生推荐就读黄埔军校的,后在昆明病逝!云南王龙云和一些辛亥革命元老等向国民政府力争逝后照上将军衔给予家属抚恤,安健病逝后,云南王龙云亲派部队护送灵柩到老家六枝安葬,安健出生的故乡改名为安健的字号为舜钦乡,解放后安健先生的墓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与安老的交往之中,安毅夫老人说,前些年清明节他们家族回老家扫墓,他还向家乡的小学捐款,改善家乡的办学条件!其实走进安老的家,你就会有一种书香门第的感觉,简朴的家里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安老早年出生于广州,后在南京上小学 ,由于日寇侵华,回到贵阳,后考入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就读,一九四六年毕业,加入东江革命游击队,从上海到香港接受组织任务,到贵阳从事革命工作,和前贵州省委书记、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先生等一起负责贵阳地下党特别支部,为朱厚泽先生的介绍入党人!19513月,调到西南民族学院工作,先后任干训班主任、马列教研室副主任等职。1954年春被评为讲师。195812月至197812月,安毅夫因“右派分子”等无辜之罪名而判刑20年,送到贵阳王五砖瓦厂等单位劳动改造,直到19793月平反并恢复党籍和工作,任贵州省委统战部业务处副处长。19813月,经国务院和贵州省委批准,到贵州民族学院任院长,为贵州省民族学院名名誉院长。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与安老的交往之中,每当问起他在五八年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冲击时,有时候他会沉默不语,有时他又会开朗的笑着说:要是不在牢里,在文革期间可能早就被人整死了,那能够活到现在!可见安老是个性格豁达、乐观而积极的人,他在任职贵州民族学院院长期间,对民院的发展呕心沥血,奠定了今天贵州民族大学的发展,并且组织教师积极的对外进行学术性的交流,有几次去他家,他还把日本搞人类学教授的书籍送给我,包括国际人类学


研究的书刊给予我。退休后的安老时时的还在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并且筹备和成立了贵州省彝学研究会任贵州省彝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为贵州彝学研究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贵州的彝学研究遍布于贵阳、毕节、六盘水、黔西南等地。安老性格乐观,率性而又耿直,一次我和贵州毕节黔西籍现居贵阳花果园 《大西南月刊》主编、贵州著名诗人阿诺阿布先生去安老家看望安老,安老指着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对我们说:不要看哦,我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小帅哥!把我和阿诺阿布先生逗得哈哈大笑。安老的晚年生活是健康幸福的,安爷爷和吴逸云奶奶九十几的老人了,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在省委大院里聊天散步,一对银丝白发的老人会不时的引起路过的人们回头观注,可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黔中早报》的记者曾专门的采访和报道过,我去看望安老的时候,安老把报道的报纸给予我看,并且问我是否认识《黔中早报》的美女记者方静,后来我给阿诺阿布先生电话问起此事,认识了方静女士!吴逸云奶奶早年出生于福建,由于日本侵华而到贵阳,后考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就读,在西南民族大学参加工作,在阿坝搞民族学调研时与安老相识相知。老人有两子一女 大儿子安刚现居美国,改革开放后到美国留学,获得两个硕士学位,为计算机专家。潘篱现在在西南民族大学教书。女儿吴华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科主任,贵州省政协委员!孙子和孙女安亮和安扬在美国读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前些年安刚先生三到五年才回国一次,现考虑到二老年纪大了,一年则要回国三到五次。安老虽然年纪大,但还保持着经常看书读报的习惯,不落伍于时代,在家还会经常的上网,在网络上和亲朋好友聊天发电子邮件 对于电脑一点都不感觉到陌生,他说在家他经常地和远在美国的亲人视频通话。并且老人还关心时事,一次去他家他正在给贵阳党史办公室写信,反映贵阳地下党散葬革命烈士的事情。身体和天气比较好的时候,他也会和吴逸云奶奶经常地走亲访友,比如去贵州原省政协主席、知名作家龙志毅和刘学洙原贵州省委委员、贵州日报社社长等老朋友家做客。一次问其安老长寿的秘诀,他说:他发现一个问题,知识分子一般都比较长寿。因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大部分都比较豁达大度,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多,容易自己开解自己。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安老九十多了,还在不断的对生活进行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e11601cb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