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分为四个时期

2022-12-17 07:2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分为四个时期》,欢迎阅读!
人口老龄化,中国,分为,时期,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期,即从2000年到2010年,这一时期老年人口将由1.32亿增长1.73亿,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10.31%上升到12.54%。这一阶段,虽然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但是由于少儿的绝对数仍然很高,因此老龄化的速度并不是特别快,这期间老年人口比重将平均每年上升0.1个百分点。

二是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即从2010年到2040年。这一时期老年人口比重每年平均上升0.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数从1.73亿上升到4.09亿,老年人口比重从12.54%升到26.53%,人口老龄化趋势达到顶峰。这是因为从70年代未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显现的明显效应,生育连续30年下降,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进入老年。

三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减速期,即从2040年到2060年。这期间老年人口比重每年上升的速度为0.1个百分点。尽管此时65岁以上的老人比重已达21%但预计最高也不会超25%

四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稳定期,即从2060年以后,本世纪60年代老年人口比重将停止上升,全国人口基本趋于稳定,人口总量逐步回落。 (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国家到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本身并不构成“问题”。但由于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特质决定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变迁,并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由此产生了“会问题”。

中国既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也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由此可见,我国人口不仅规模大,而且结构不尽合理,随着人口的发展,中国也将迈进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更具有自己的特点,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中国却是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迎来自发浪潮的冲击。老年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导致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中国一定比重的劳动力数量所支撑的老年人口数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的确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老年人口的特殊需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需要解决一系列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人口问题包括社会经从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人口老龄化本身是经济到了较高阶段的必济发展,社会资源分配,社会福利,救济,保障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人口老龄化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它会引起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就业,劳动力生产率,消费品构成等方面,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要用更少的劳动力来抚养更多的人口,即社会抚养比上升。2,劳动人口相对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劳动力供应不足。3,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甚至关系到民族存亡。4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社会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第二, 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人口老化指在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调整问题。对家庭而言,老人主要的照顾者为家庭成员,照料年限在一年以上占87%,十年以上的占21%。目前,每天照料花费时间为全天的达31%,需要时照顾一下的占24%。照料年限之长,每天花费时间之多,都是想当可观的。显然,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大面积,旷日持久的老人照料问题是不可能的 实行计划生育,在一定时期内,他们面临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况,人们称之为:“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妇两个人供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城市老人多数有退休金,经济赡养问题还不大,向老人提供生活资料,对于农村子女来说,就是一个几乎无法承受的负担。第三, 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我国人口老龄化分布


是:农村大于城市,汉族地区大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这样的分布可引发以下问题:1,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滞后作用;2,使这些地区教育得不到较快发展;3,使这些地区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女性老年人口在晚年成为寡妇或独居的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高龄老年女性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她们的晚年生活处在极度悲惨的境地。第四, 人口老龄化使我国劳动力及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员短缺。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变化。据人口专家预测,本世纪上半叶中国 农业劳动老龄化也将突出。 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51%65岁以上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高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身上,因为大多数6070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只有重视这一问题,从建立合理的年龄结构开始,才能最终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使我国朝着更合理,更健全,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方向。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朱勇5日在第二届人口老龄化长寿化国际会研讨会上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亿万老年人福祉的双重压力,在老龄化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问题更复杂,应对老龄化的困难更大。





朱勇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过亿的国家,也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峰值高、老龄化程度不均衡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在给我们带来健康长寿和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他说,总体看,中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



朱勇表示,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变革相交织,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朱勇说,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决策。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将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作为根本立足点;坚持围绕主题和主线,把推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把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作为重要支撑;坚持可持续发展,把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顶层设计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统筹兼顾,把妥善处理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大关系作为科学方法。全面实施“发展为根本、保障为基础、健康为支撑、参与为动力、和谐为要求”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主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机制做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全同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feaf36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