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二则

2023-01-27 19:0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书二则》,欢迎阅读!
二则,家书

家书二则

《傅雷家书》是作者写给在欧洲的儿子傅聪的书信选集。本文所选的两封书信,由对欧洲音乐的讨论延伸到对欧洲文化的认识,进而谈论到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各自特征,欧洲文化面临的问题,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及个人修养和人生态度问题。所谈问题切中要害,对于人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一些根本问题极有助益。

一、学习要点

1. 把握本文笔调亲切但内容严肃严谨的基本特点。

2.了解作者所处时代和特定环境对信的内容所造成的影响。 3.注意现在中国人与作者那时对欧洲文化认识的差异。 二、知识识记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主要译著有:艺术哲学《约翰•克里斯朵夫》及巴尔扎克小说15种,另有散文、书评、音乐论文、札记及《傅雷家书》等著作多种。 基督教简介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元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11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又陆续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的教派,合称新教。

基督教的经典主要就是指《圣经》。这本经典是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两部分组成的。《旧约圣经》是从犹太教继承下来的。从《圣经》的内容、结构和形式过程看,它并不是某人某时的著作,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根据不同需要编写修订而成,其最早的作品至最晚的作品之间相距千年左右。

我国所称基督教,多指新教。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

佛教简介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由释迦牟尼在古代印度创立。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境内)国王之子,名乔达摩•悉达多。二千年前,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传入的时间、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统,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有些人俗称喇嘛教)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八正道”。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编者按:宗教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乃是支配着人类日常生活的自然及社会


力量在人头脑中歪曲和虚幻的反映,而在一定条件下,它对于文化发展也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本文中傅雷对基督教扼杀西方文化的指责,是有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

一、思考练习

1. 简要评述傅雷对东西方文化之差异的观点。

2. 本文采用书信日记体写作有什么好处?在阅读、欣赏此类文学作品时应注意什么?

二、参考答案

1. 西方文化受宗教影响很深,特别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觉醒和传统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形成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矛盾。我对无限自由的争取和人对神的臣服两者之间的矛盾折射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中国文化则更加自然、健康,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2. 笔调亲切,读书信日记要考虑作者的意图和出版时的政治文化环境。 教材“平行阅读”中记载的那则《傅雷家书》,谈及青年恋爱,内容较为浅显,可一并来读,见出作者不但在思想心智上给儿子以营养,在儿女感情方面,也是慈父心肠。信函曾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应用文体,现今虽说电子信函大量通用,其写作方式已有不同,但信函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文章类型。除家书之外,朋友之间,也常常以纸传情。鲁迅的书信写作也堪为典范,《致许广平》《致曹聚仁》内容丰富;叶圣陶的《与佩弦》,写给挚友朱自清,感情深挚;柯灵的《致维梁》极力誉扬他所敬佩的钱锺书先生,文辞华美;陈世骧的《与金庸论武侠小说书(两通),雍容得体——均颇值推荐。私谊之外,事关公务,写信也大有讲究。梁锦松和董建华的《香港官员公务信函》,虽语言不尽符合内地规范,但一请一答,词义恳挚,很可一读。历史重大事变之际,有的信函明为写给某人,其实意在公之于众,毛泽东《致蔡元培》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茅盾等一批作家的《致周作人》乃至《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致国务院函和公告》胡愈之(执笔)《就四一二惨案对国民党的抗议书》朱自清(执笔)《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张奚若等十教授为国共商谈致蒋介石、毛泽东电文》(函、电通用,电文更表示其紧急)、梁漱溟等知名民主人士起草的《民盟为李闻二案给政府的抗议书》,不但措辞大有可观,并且皆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而李开复博士所撰《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则是借用了信函的形式,是名副其实的公开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01707738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