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介绍

2023-02-21 07:2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狄更斯介绍》,欢迎阅读!
狄更斯,介绍

外国文学鉴赏 -------狄更斯

狄更斯是英国小说家,公认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能够

做到雅俗共赏、贵贱皆宜,技术的进步和他作品的魅力很快使他名扬世界。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受大众欢迎的程度以及个别小说的销售量曾有过起伏,但是他的书没有一本是无足轻重、缺乏特点或不值一谈的;虽然现在他为人称道之处是其作品中那些不太被他的同时代人所重视的方面,但他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目前在评论界的地位高于以往的任何时候。他在英国作家中最富喜剧色彩,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位娱乐大师。他洞察社会及其弊端时的眼界、同情心和才智丰富了他的小说,不仅使他成为19世纪的一位文学巨匠,而且也使他成为他那个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良知代言人。

狄更斯181227日生于汉普夏的朴次茅斯,但他幼年时便离开了那里。他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是在占丹度过的(18171822),他在小说中常提到这个地方。他从1822年起住在伦敦,直到1860年才搬回占丹附近一幢名为盖德山庄(Gad's Hill)的乡间别墅。如果中产阶级具有一种新发现的、不稳定的社会地位,那么狄更斯的出身就可以说是中产阶级;他的一位祖父当过家仆,另外一位是个挪用公款者。他的父亲是海军部军需处的职员,待遇优厚,但是他的过度挥霍和愚蠢行为常常使家庭陷于拮据的惨境(他的某些缺点和激情写进了半自传体小说《块肉余生记》中麦考伯先生〔Mr.Micawber〕身上)1824年狄更斯的家境坏到极点,身为长子的他已经辍学,要被送去工厂做工,而他的父亲则因欠债入狱。这些打击对他影响很深,虽然他厌恶这段沦为工人阶级的短暂经历,但是从此对他们的生活和贫困有所了解,并产生了同情,这些都充实了他的作品。监狱以及孤苦、遭受压迫、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也反复出现在他的许多小说里。狄更斯的性格和艺术创作中的许多因素都源自这一时期,包括20世纪的小说家威尔逊(Angus Wilson)所说的∶后来狄更斯身为一个男人和作家在了解女性方面遇到困难,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他对他母亲的痛恨,他认为她在这段时期里没能体谅到他的痛苦,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他父亲出狱及家境改善可以使他重返学校时,他母亲却希望他继续做工。幸运的是,父亲的意见占了上风。

但是我还是最喜欢狄更斯的小说 《小杜丽》和《雾都孤儿》我觉得那些写的英国社会的现状,把英国上流社会写的淋淋尽职,相比这个两部我还是比较喜欢《小杜丽》Amy即是小说的主人公小杜丽,自小与父亲William一起生活在马绍尔西监狱。监狱中长大并成年的小杜丽成长为一个瘦小而坚强、腼腆而善良、勤恳体贴为自己的家人操各种心甚至有些忘记自己的可爱小女人。她的美好与纯真在粗卑势力的下层社会中由显可贵。 Fanny是小杜丽的长姐,在剧院跳舞谋生,她是一个世故、进取心十足的女人。在英格兰最富有的继承人Edmund Sparkler前,她俯首称臣、温顺乖巧,但是面对自己的家庭,却是竭尽全力想要摆脱自己的母亲以及底层的社会阶级。无论什么也不能阻止她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决心。 善良宽厚的Arthur Clennam在清教徒式的严厉和沉闷下长大,对家庭及双亲的忠诚和责任使他一直跟在父亲身边打理家族生意,直到父亲身故才从中国回到英国重新开始他的生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他不顾来自专制的母亲Clennam的阻挠,揭开了Clennam家族黑暗的过去,并勇敢地承担起了上一辈人所犯下的错误。 Henry Gowan总是梦想过上富裕轻松的生活,虽然他是英国贵


Barnacle家族的远亲,但却穷得叮当响,每天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他自称自己是艺术家,却显有拿得出手的本事。他爱上了美丽的Pet Meagles却发现对方喜欢的是Arthur Clennam (摘抄小杜丽电影)

这部小说《小杜丽》和《雾都孤儿》也和狄更斯的童年有关,要了解这么一位多产而且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以及这个人的复杂个性,是不容易的,除了想像力之外,他还具备那么多的才能,并且渴望加以施展,这就使上面两个问题更加难以解释。他的小说是如何与这些才能——实干的、新闻的、口头的、表演的——系在一起的,依然存在着分歧。而且他小说中的亲切感和无与伦比的喜剧色彩必须与作者的痛苦、失误和自怜以及他对社会罪恶、人类永恒的忧患和弱点的关注联系起来。这些小说涉及的范围广泛,有社会的、道德的、情感的和心理的内容。因此,他不仅十分关注那些非常普通的人,而且也很关注反常状态(即怪癖、堕落、疯狂、幻觉和梦境)。他是最富想像和幻想、最关注时事和写实的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同时他也存在着不足;作为一个极富创造性和诗意的作家,他就是在很成熟的作品中也有一种令人难受的拖拉俗套。

现代的狄更斯评论始于19401941年,对此奥威尔(George Orwell)、威尔逊和豪斯(Humphry House)起了十分不同的推动作用。在1950年代,人们开始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评论和重新编辑,现在发现,他最高的艺术成就和最深刻的内容都在他的晚期小说里——《荒凉山庄》《小杜丽》《远大前程》——以及(评论不一的)《艰苦时代》和《我们共同的朋友》。学者们探讨了狄更斯的创作手法、他与读者的关系、以及他如何能同时成为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和一个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所有时代的作家。在传记方面,除了埃伦.南的故事之外,人们对福斯特那本内容全面丰富的《生命》(18721874)没有补充什么内容,一直到1952年约翰逊(Edgar Johnson)的那本传记。从那以后,没有出现过全新的观点,虽然有几部著作对狄更斯的某些阶段或方面给予了更加全面的关注——包括戈尔德(Joseph Gold,1972)和卡普兰(Fred Kaplan,1975)的著述。1970年的百年纪念活动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狄更斯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这在40年前,甚至20年前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狄更斯的另一部作品《大卫?.考坡菲》首先就像我在题目中所强调的,大卫?考坡菲这个名字影射了作者自己,作者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寄托在了主人公大卫?考坡菲身上,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与道德伦理观念。这部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体性质,有着自己生活的影子。主人公大卫?考坡菲童年时饱受继父的虐待,在学校里受尽折磨,做学徒时饱经风霜,后来他逃到姨婆家,在姨婆的帮助下,念完了学并选择了律师职业。由于姨婆破产,大卫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他仍然以百折不饶的毅力,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努力攀登,终于成为一个名作家,在事业和婚姻上都获得了成功。

这部作品体现了狄更斯全部的创作风格。首先在人物塑造上,狄更斯用他那支带有漫画式夸张性的笔,描写刻画了一个个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社会底层的人民善良、友爱、真诚,有着许多美好的品质,狄更斯出生在他们中间,对他们充满了喜爱与同情。所以将他们作为正面人物和主要人物跨入自己的小说领域,而他之前是少有的,因此恩格斯将狄更斯誉为时代的旗帜。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虽然不多,但是锋芒所向都是狄更斯对社会弊端的强烈批判,过写克里克校长,杖得孙继父,批判了英国当时腐朽残酷的儿童教育制度,通过写尤利亚?希坡,批判了英国当时混乱阴暗的司法制度,通过写史朵夫,批判了那些傲慢放荡的纨绔子弟们。可见狄更斯对人物的塑造确实有独到过人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36d858be23482fb4da4c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