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

2022-03-30 00: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鏖战》,欢迎阅读!
鏖战

鏖战

作者:暂无

来源:《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7年第10



【释义】

激烈地战斗,苦战。

【辨析】

“鏖”容易读成lù。“鏖”是假借为“熬”,是苦战的意思。

【起源与演变】

“鏖”字从金。有人认为“鏖”中的“金”是金属,与金属武器有关;而“鹿”则与古时候的战争有关,因为前青铜器时代鹿下颌骨是人们常用的武器之一。“鏖”为激战、苦战,古人说“尽死杀人曰鏖”。

“战”是战斗的意思,《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从戈占声,斗也”。“戈”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刀,装有长柄。“干戈”“倒戈”“金戈铁马”等均与这种武器有关。比如。“干戈”中的“干”与“戈”均是武器的一种,拿着干与戈作战,所以“干戈”就被用于借指战争。

【例句】

遥想着战士们在沙场鏖战,崇祯忽然动了骑马的兴致。

姚雪垠《李自成》

【字里字外】

“鏖战”在古文中使用很频繁,比如《新唐书·王翃传》中的“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意思是说带兵三千,与敌人苦战。

除了鏖战外,古人形容战争的词语还有很多,在古人的诗句里可以窥见一二。

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意为遥想北伐时,兵马精良,气势如猛虎一般。

而王昌龄的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与战士们坚忍的意志。在荒凉的沙漠中,战士们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铠甲都被磨破。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大家就绝不解甲还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aba516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