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2022-10-02 09: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穷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开课,教学设计,穷人,优秀



《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描写环境、心理活动、语言等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描写环境、心理活动、语言等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1.师: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板书:穷人)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作者的生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幼年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善于表现人物心理,形象生动逼真,对欧洲和世界文学生过巨大影响。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穷人》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3、检查预习结果(多媒体展示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讲了谁的故事?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

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可以分为三段:(多媒体展示) 第一段(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三段(12~27自然段):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第二课时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 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 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吃的是_____,菜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他们为什么如此贫穷?(课件展示写背景)

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




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的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正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板书:吃穿住) 四、理解:人(精神上的富有)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他们是精神富有的人。(板书:富) 3、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提示: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4、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 五、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课件出示:

⑴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⑵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⑴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虽穷但热爱丈夫,家庭美满) ⑵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桑那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的思绪既不连贯,也没有了条理。她想到了丈夫抚养自己5个孩子的艰辛,现在又多了2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充分表现出了她对西蒙一家的关心和她善良的品质。

师: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是不可忽视的。怎样才能读好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

(出示课件:描写桑娜忐忑不安心情的部分,读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语调。她“想”的部分中有四个带问号的句子,要读升调,句末向上扬;有三个带叹号的短句,要读降调,句末向下降;有五个省略号,表示桑娜思绪的断断续续,读时中间应稍有间歇。其次要注意重音,如“够”、“受”、“揍”“活该”“也好”等都要读得稍重,加以强调。)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⑴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⑵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⑶同桌分角色读:

师:小结

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现在就让我们也拿起手中的笔,在课文的插图旁针对勤劳善良的渔夫和桑娜,也可以针对这几个可怜的孩子,还可以针对带着未了心愿而惨死的西蒙,更可以针对列夫.托尔斯泰写上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学生续写。

3、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d1ab1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