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票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1-20 12:4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子发票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发票,对策,现状,应用,研究

电子发票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玙萱 洪思思 任雨晴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2



陈玙萱 洪思思 任雨晴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摘要:电子发票作为我国税制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其相关制度的落实和推广是势在必行的,但由于我国电子发票起步较晚,所以不论在政策、技术、企业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本文探讨了电子发票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电子发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子发票;报销;利弊;问题

一、引言

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电子发票逐渐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成本,提高了工作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现代无纸化的消费模式以及办公方式更是促使着电子发票效率,给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地颁布和改进各种政策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促使着企业由纸质发票向电子发票转型改革,努力将电子发票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但也正因为电子发票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在实际使用和推广中仍存在应用范围有限、法律体系不完善、安全性与报销的便捷性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我们也应该对电子发票有更深刻的认识,研究分析电子发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电子发票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电子发票概念简述

电子发票是单位和个人在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中,开具及收取的数据电文形式的应税凭证[1]它同普通发票一样,采用税务局统一发放的形式给商家使用,发票号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采用统一防伪技术,分配给商家,在电子发票上附有电子税务局的签名机制[2],因此商家能凭借电子发票号码或税控密码查验其真伪性。在报销时,税务局数据库通过税控查验系统对发票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审核认证成功后才能进入系统报销。消费者需填入相关的信息,如单位、税号、邮箱等,并调整好格式之后打印出来,交给相应的财务部门就可以进行报销。电子发票一旦报销以后,数据库中就会生成相关记录,起到避免重复报销的作用。

()电子发票与传统发票的比较

电子发票与传统纸质发票相比,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节约社会成本,其中包括印刷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电子发票的推行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它能够加强税务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在尽可能降低企业税收成本、规避税务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税务管理水平,加强税收工作,协调征税关系等。电子发票利用统一的电子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这使交易数据能够以统一的形式得到整理,在特定软件的帮助下,审计人员和税务监管部门可以便捷地进行查验和管理[3],这大大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电子发票也利于消费者保存和使用,可更加有效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此外,电子发票能够防范偷漏税现象[4],不仅能有效促进税务部门从“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等层面转型,还可以很大程度上规范发票类违法犯罪行[5]

()电子发票推广和发展的政策支持


早在2012,浙江、深圳、北京等22省市实行第一批电子发票试点;20143月,乐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开出了我国第一张真正意义的电子发票,同年6月第一张以电子方式入账单的发票被国税局成功接收;20152月,我国内地金融保险业的首张电子发票由中国人寿开出;20164月,电子发票试点工作在浙江电信行业展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九条指出: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并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实现电子化管理,这将大大推动电子凭证的在线传递和线上应用[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等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有关规定,纳税人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属于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采用电子签名代替发票专用章,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7],这进一步保障了电子发票的法律效益。由此可见,电子发票的法律法规以及运行机制还未健全,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法律上的问题,那么这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就是存在隐患的。所以电子发票运行配套制度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电子发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是存在更多风险。

()用户体验感有待提高

在电子发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能大大降低商家的打印成本,但消费者在报销时仍需要自行打印,这反而是把打印成本直接转移给了消费者,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感,同时也反映了在实际使用中的电子发票是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的。除此之外,虽然在打印时电子发票的生成是唯一的,但是它可以重复打印,会导致消费者不用心保管而造成纸张浪费,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推广电子发票时“绿色环保”的初衷,保管不当导致的丢失还易出现隐私泄露。而且打印出来的发票其手感、打印效果几乎一致,使发票失去了它原有的物理防伪性能,其真实性难以保证,再加上各种修图软件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辨别其真伪的难度,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依照原有的经验来对发票的真伪进行辨别。

从企业角度来讲,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同,很多企业还不具备电子发票无纸化归档条件,在报销中仍需要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作为纸质原始凭证归档。为解决重复报账问题,规模较小、业务量不大的企业,可以利用Excel表格做台账,把报销的电子发票的编码列入Excel表格中,利用筛选工具找出相同的发票编码,来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而一些中大型单位,会利用一些报销软件或结合企业内部的ERPCRM等系统,将归集的电子发票进行自动查重核验,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就目前来说,一张电子发票在同一家企业重复报账的可能性很小,但电子发票仍旧存在重复报账问题,例如同一张电子发票在多家企业报销,其主要原因还是企业财务部门存在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软件技术应用落后等。以及对于电子发票可能存在的病毒、黑客侵入等的问题,会导致个人甚至企业的信息泄露,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难以保障。这都需要企业深入研究,不断增强对电子发票真伪性的判断。

三、对电子发票未来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不断完善电子发票相应的法律法规

许多电子发票发展处于前列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广中均颁布了相关法律,完善了电子发票的法律体系,确立了电子发票的合法地位。我国更应该学习和借鉴领先使用电子发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国家立法制度,将其从规定条例上升至法律法规,并补充和修订与电子发票有关的内容,确保电子发票从开具到保存都有法律的依据和保护。[2]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电子发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审核力度与诚信建设,加大虚假报销、重复报销等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国家在建立与完善这些政策和机制的同时,能够大大推广和宣传电子发票,促进电子发票的普及与应用。




()提高电子发票应用的技术水平

如果想从根源解决电子发票应用存在的问题,那么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管理服务平台就是关键。税务部门应对自身内部税控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完善,根据电子发票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税控系统进行简化或更新,尽量减少管理系统问题给电子发票应用造成的障碍[4]。这些软件的开发、技术的进步是以一代又一代人才为支撑的,所以还需要充实人才储备,要对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断开发、强化、升级各类软件,从而不断提高电子发票应用的安全系数,提升用户体验以及电子发票的数字认证技术等,努力实现对电子发票的全方位管理。

()强化企业报账工作以及内部应用系统

企业要合理设计内部电子发票平台,强化安全意识以及网络安全建设,保障企业以及用户的信息安全。在报账过程中,不仅要在系统内部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电子发票真伪和信息偏差进行监控,而且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系统外部电子发票打印和报销过程的监管。为保证发票的唯一性,电子发票系统中可以添加发票打印次数和每次打印时的信息概要,这样能够为企业核查是否存在重复报销或虚假报销行为提供帮助。[4]企业应更加重视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辨别发票真伪的能力以及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人工操作而造成的失误。

参考文献:

[1]周小花.浅论电子发票的利与弊[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55-57.

[2]史佳凡.我国企业电子发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20(11):74-75.

[3]王慧.论电子发票报销的管理与控制[J].金融财税,2020(15):162-163.

[4]郭英.电子发票管理的现状及国际借鉴探析[J].财会通讯,2018(16):122-126.

[5]刘元.电子发票报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20(18):196-183.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EB/OL].[2015-12-11]. http://www.mof.gov.cn/zcsjtsgb/gztsgb/201512/t20151211_3578376.htm.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等事项的公告[EB/OL].(2020-01-08) [2020-01-08]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341/n810755/c5142584/content.html.

[8]石付燕.电子发票的利弊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7):260-261.

[9]曹兢晶.关于电子发票的发展现状及推行建议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6):224-225.

[10]李赫.会计凭证电子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J].计算机与网络,2020(8):14-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dbcf69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