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陶者》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5-07 07: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梅尧臣《陶者》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古诗词,中考,练习,答案,阅读

(一)古诗词赏析:(4分)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②居大 厦。

【注释】①陶者:指烧窑工人。烧窑者通过高温把粘土烧制成瓦片。②鳞鳞:指鱼鳞般的瓦片。

7、“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8、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答案:

7、示例:“尽”是完、全的意思。烧窑工人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淌了多少血汗,耗尽了多少精力,自己的处所却居无片瓦,其命运之凄惨可想而知,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8、示例1: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繁重,所得却是居无片瓦,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或赞美勤劳、同情疾苦也可)。

示例2: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从不劳动,却坐享其成,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或答愤慨、讽刺)。

示例3:前二句“陶者”与后二句“居者”对比鲜明,令人感慨: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突出了贫富的悬殊,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e018d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