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鸟》古诗

2023-11-09 12:2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鸟》古诗》,欢迎阅读!
白居易,古诗

白居易《鸟》古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鸟》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词语解释: 道:说。 莫:不要。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它们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儿,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白居易在这首简短的七言绝句中,通过蕴含真情的“子待母归”的自然现象,激起读者善良、仁爱之心,劝戒人们要爱惜鸟类、保护环境,可谓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拓展延续

《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以一个反问句提出诗人自己的看法,接着点出鸟和人一样有着皮肉和骨骼,最后顺势提出人类应善待动物的劝诫,并以“子盼母归”的动人情景来感动人们。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蕴含真情的“子望母归”的自然现象劝诫读者善待动物,同时以鸟喻人,劝诫权贵尊重平民。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劝诫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每年春夏之间,鸟儿们正处于繁育时期,不少乡下孩子喜欢掏鸟窝、抓小鸟,甚至不少大人也在田间地头边干活边捕鸟,究其动机,仅仅是出于好玩。一幅幅鸟儿或死去或挣扎的画面让诗人心悸惊恐,心生悲凉。于是,诗人创作此诗,深情地呼喊与号召人们爱惜小鸟,与它们和谐共处,同时以鸟喻人,劝诫权贵尊重平民。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年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作品鉴赏: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此诗先以一个反问句提出诗人自己的看法,反问的语气使感情抒发更加强烈,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接着点出鸟和人一样有着皮肉和骨骼。诚然,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世间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它们,绝不能伤害它们。之后的“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两句顺势提出人类应善待动物的劝诫,并以幼鸟盼望母鸟的动人情景来感动人们,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劝说效果十分显著。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蕴含真情的“子望母归”的自然现象劝诫读者善待动物,表达了对鸟类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这不仅是一种生态意识,同时还有着深刻的寓意:诗人意在以鸟喻人,劝诫当时的权贵要学会尊重平民百姓,因为平民百姓与权贵们一样,都有着同样的生命和尊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0c6581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