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2023-01-20 09: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存货管理方法研究》,欢迎阅读!
方法研究,存货,关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王国锋

来源:《活力》2012年第09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适时制;成本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实施存货控制和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存货的占用总额是否合理,构成存货总额的各项存货所占比例是否恰当,分析查明企业存货占用不合理和形成积压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存货储备,降低企业存货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的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由于中小企业或乡镇民营企业正处于创业和资金积累的发展阶段,如何使中小企业的存货价值最大化,减少持有存货的成本和风险是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赢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存货管理的目标要求

在现代企业中,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存货管理既要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又要保证尽可能地少占用资金。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生产和销售预算已确定的情况下,存货量的大小取决于采购。采购量太少会使存货不足,影响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进行,无法完成预算。而存货过多则要占用较多的资金,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致使企业的资金成本会上升,效益会下降。企业进行存货管理,就是要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效益之间做出权衡,从而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这就是存货管理的目的。总之,企业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存貨种类的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存货管理方法。 三、存货管理的方法

1.存货ABC分类管理。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公司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经济订货量模型(EOQ)。所谓EOQ,即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2]。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

2.保持适当的存货周转率。一个公司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对公司的流动比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存货的流动性的分析很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准时生产制(JIT)。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 四、存货管理的现状

1.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责权不明晰。由于企业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职较多,供产销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往往都是一人说了算,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出入库手续等全过程。

2.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根据分析提供的资料,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存货资金平均占用为流动资产总额的40%50%,也可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业往往从最初忽略存货的管理,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发展到企业存货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紧缺,无形中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存货成本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

3.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订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员岗位,不按规定设置明细账。

4.利用存货偷逃国家税款。这些企业在创办初期,大量购进库存商品,以取得大量的进项税金,使得相当长一段经营期内出现留抵税额,在存货达到一定程度,将有税款产生时,即以经营不善为由向税务机关申请注销,再以其他名义重新注册登记新企业,以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对注销企业的存货是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还是按适用税率征税,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给纳税人利用存货偷逃税款造成了可乘之机。 五、强化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存货内控制度的作用。企业要依据《会计法》、《公司法》健全法人制度,履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组织建立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从严格采购、销售制度,规范存货采购、消耗、销售环节,建立供应、销售方的信息档案,加强对其信誉、资质等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相互牵制作用。

2.注重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永远停留在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经营理念上,要实现从粗放型的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跨越。必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选拔或任用思想品德好、能为企业尽职尽责服务、具有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存货的采购、进出库、销售、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要选好人、用好人,充分调动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存量信息追踪分析,严格存货控制管理。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合理确定一定数量的基本存货为管理原则,勤进少购,以免大量资金积压在存货上,采用现代存货管理手段,及时了解追踪存货量的变化,详细分析并尽量以能使存货的存储成本、存货不足引起的短缺成本、订货、装运和提货成本三者之和为最低时,确定企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要尽量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4.增强自律观念,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在抓好自身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加强与各级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职能部门在政策、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针对企业规模小、经营范围广、涉及税收、工商、银行政策多的特点,加强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举办相关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了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财会人员业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增进与社会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了解,营造了良好的宽松的经营环境,取得对企业的支持和发展,实现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三赢。 六、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29893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