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2022-08-26 00: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己亥杂诗》,欢迎阅读!
己亥

己亥杂诗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引入导学

1、激情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己亥杂诗 龚自珍

2、补充作者简介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字璱人,号定庵,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15首。

3、解释题目: 4、指导朗读: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二、依案自学

1 解释生字词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 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 :即诗人的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 东指 出城门向东

天涯 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 落花,作者自喻。龚自珍因被迫辞官离乡,故自比为落花 2 翻译诗意

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挥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零的花儿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化作春泥更好的呵护鲜花。 三、合作探学

合作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如:发言人,记录着,补充者)自由讨论: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给人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前两句写景(描写)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被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名句赏析方法 1、修辞2、炼字(词性、色彩) 3、哲理 4、表现手法 5、情感方面思考) 从修辞和感情上品析:

以“落花”和“春泥”为喻,表明心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离京,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现在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相似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从内容和修辞、感情上品析)

后两句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对新生命的赞美

赞扬了落花呵护新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四、比较品析

找出 以下几首古代诗人描写落花的名诗句中,哪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并简要赏析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五、拓展升华

同学们请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当今社会,有没有具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精神的人呢?简单举个例子说一说 教师总结: 六、检测促学

1、诗中哪句表现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4、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

1、默写课文

2、收集整理相关忧国忧民的诗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32b6a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