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榜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023-03-23 20:3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榜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榜样,作用,教育



《浅谈榜样教育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幼儿都有喜欢赞扬、喜欢成功、喜欢表现、喜欢交往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在学生中不断培a养榜样,让学生示范,让学生做榜样,幼儿教育者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可以根据幼儿喜欢模仿这一特点,有意在幼儿生活上、学习上为之树立榜样,让幼儿在不自觉中进行模仿学习,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给幼儿树立榜样,处处起表率作用,让他们在日常小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 要】榜样示范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好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常规教育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榜样教育幼儿教育;作用

榜样是灯塔,榜样是活生生的例子。榜样教育是以别人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不可忽視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中,榜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用具有榜样作用的思想、言行引导幼儿的生活实践,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促进幼儿模仿、学习教育者或具有榜样作用的人的思想、言行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方法。由于榜样本身具有某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这些品质和行为一旦被人知晓和熟悉,就会自发引来周围的人学习,榜样有了示范的作用。同时,由于榜样的思想、行为是看得见的活生生的事例,因此榜样具有激励性和生动性的教育作用。 一、为学生培养榜样

幼儿都有喜欢赞扬、喜欢成功、喜欢表现、喜欢交往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在学生中不断培a养榜样,让学生示范,让学生做榜样。具体做法有两种:

1.在班内培养榜样。这种做法主要是要求老师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留意学生,如发现苗子,即对其做得好的方面进行当众表扬和鼓励。一次,笔者发现本班平时很调皮但很聪明的学生冉越在上学路上将一个摔倒在地上的比他小的同学拉了起来,便将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冉越,你今天表现不错,有乐于助人的品质,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今后多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好吗?”“好!老师,我听你的。”之后,笔者在上课时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全班同学都朝他看,都投以敬佩的目光,只见他两颊通红,有些不好意思。后来这个班好人好事总是层出不穷。

.




2.跨班级或在园内培养榜样。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园内通报表扬好人好事,让做好人好事的同学继续发扬,继续当好榜样;另一种是让大班的学生给小班的学生做榜样。笔者常会这样对大班的同学说:“你们是哥哥、姐姐,你们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带头讲安全、讲卫生、讲学习、讲勤奋。”这些被称为榜样的学生得到表扬和认可后,会感到自豪,感到荣幸,今后会更加努力,更加听话,从而带动一片,影响一片。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人师表

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教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一切做法他们都想模仿。教师在进行幼儿品德教育时,就应该处处为人师表,用深厚的感情、进步的思想和文明的行为感染幼儿,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比如:当需要远处的东西时,笔者会对孩子说:“请你帮我把什么拿过来,好吗?”拿到手后愉快地看着孩子说声:“谢谢!”不小心碰着孩子时,笔者马上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不小心碰着你了。”孩子也马上说:“没关系。”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谅解。当班里小朋友因病请假时,笔者会主动打电话家访了解其病情。渐渐的,当得知同伴没入园时,很多孩子也会试着问原因。又如,一天早操后,笔者因身体不舒服,靠在墙上,刘钦峰小朋友发现后就跑过来问:“老师你怎么了?”得知原因,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吃药,有的说要休息,有的说要找医生,有的要端水,有的要捶背……从这些事中笔者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予幼儿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同伴中的榜样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言行,比如:同伴摔倒了,几个小朋友跑过去,马上把她扶起来;地上的垃圾,有小朋友悄悄地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玩具掉地上了,有的小朋友弯腰把它捡起来送回玩具箱……诸如这类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切不可熟视无睹,应积极引导孩子去做,同时辅之以表扬,在同伴中树立学习的榜样。

在树立榜样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激发幼儿对榜样产生敬佩之情,使他在幼儿心目中树立权威,而不使幼儿产生抵触心理。如:小朋友上课时很认真,肯动脑筋,善于回答问题,抓住机会,运用鼓励的方法,赠送他一块自制的金牌,并告诉小朋友,由于爱动脑筋,专心听讲,才得到金牌。这样激起了幼儿对她的敬佩和羡慕之情,纷纷愿意赶超榜样,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48d329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