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教案

2022-12-23 17:3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教案》,欢迎阅读!
秋思,渔家,范仲淹,四首,下册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 九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三单元12《渔家傲·秋思》 体会作者复杂而矛盾的情感。

词中描写边塞秋景满是苍凉与悲壮,下片抒情又苦闷凄凉,要注意这不是消极应战,而是作者深刻的体验与希望有所作为的英雄气概的表达。

重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学生难以理解古代戍边将士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家的交织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真实感人的魅力。

教学方法

1.通过想象切身感受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

2.通过词中关键字眼准确把握作者英雄气概和忧国思家的情怀。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景导入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秋天是个宁静又凄美的季节,看着那纷飞的落叶和安详的夕阳,你会有怎样的秋思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一首词《渔家傲·秋思》来品味他的秋思吧。



二、学法指导

1.知人明事:对作者及作品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明了写作背景知识。 2.读透词意:朗诵读熟诗词,理解透词的意思及手法。 3.品悟意境:通过想象或设身处地品悟词中的意境。 4.把握情感:通过归纳分析,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文学资料介绍 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思:思念之意。 2.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知识讲解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祖籍郑州(今陕西彬县),移居吴县(今江苏(难点突破) 苏州)。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范仲淹曾积极推行“庆历新政”,为人廉洁公正,奉行“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做人准则。词作仅存五首,描写边塞秋思,羁旅情怀,突破了宋初词专写儿女柔情的界限,风格明健豪放。有《范文正公集》。

写作背景:1038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宋廷派范仲淹到边塞延州上任,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四、扫清理解障碍 1.指导朗诵

师示范朗诵,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让学生自由朗诵。词的停顿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理解词意


先逐句分析句意与手法,注意解释个别难字词和难句,如难字: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嶂、长烟、燕然未勒、无计、悠悠、寐等;难句:将军白发征夫泪(互文)。

五、品悟意境

1.作者笔下的边塞风光是怎样的?其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感受?

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反映出作者边塞生活的异常艰苦以及战事形势不利。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作者和征夫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外景异,条件艰苦,自然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但战事未平,功业难成又不甘归退,表现了作者和征夫忧国思家的矛盾心理。

3.如何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互文的手法。夜已深,将军和士兵都难以入睡,有家难归,功业未成,白发已生,哀伤落泪。此结尾将全词感情推向高潮,留下令人唏嘘的感想。

4.这首词为我们刻画了怎样真实感人的戍边将士形象?

塞下景异,条件艰苦,自然思家;而战事未平,功业未成又不做归乡的打算,坚守与思家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刻画了戍边人真实感人、引人共鸣的形象。

六、归纳词情

作者在词中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和壮志未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七、背诵活动 背诵这首词。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七、拓展延伸

1.请你把《渔家傲·秋思》所描绘的景色画下来,并默写本文。 2.收集抒发秋思的诗词并记录下来,互相交流、品味其中的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a7dc43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