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人口

2024-02-09 16:5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人口》,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教案,人口,地理

第二节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和《中国人口的增长》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调查家乡人口情况准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讨论。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同学们或许只是从平时这些小事中深感我国人口之多但具体深入的情形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新课教学。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教师指导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根据人口增长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2000年有亿2022年达到亿。

(2)增长速度过快。由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学生讨论: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1982年至2022年人口增长曲线明显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算一算想一想

结合课本P12图和图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对你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让学生从“国家”到“自身”真切地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坚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率降低;晚婚5100年可少生一代人;多一个弟、妹会使家里人均收入下降影响自己的成长质量。

4用一系列漫画(或做成课件)分析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

(1)第一幅画:原始自然环境其中有森林、草场、河流、小鸟等各种动物有一个人在一小块田地里劳作。 (2)第二幅画:若干年后人口数量增加环境不变如果人们要生存他会怎么做?(完全自然条件下没有现代科技)(砍树、开荒)

(3)第三幅画:如果人口继续增加人们如何生存?生活水平如何提高?

(4)第四幅画:此地变成一片沙漠人类离开生活栖息地另寻生存环境;人们生活水平还能提高吗? 此四幅漫画说明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经济产生的影响。回到第二幅漫画提问:如果人们不通过开荒增加耕地能不能采取其他方式来养活自己?(依靠提高单产来解决)

教师: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5举例说负面

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补充更多的实例。

学生回答提要:农民外出找活难闲居在家导致赌博成风;农村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就医难;城里下岗人员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大量废弃物造成城市垃圾污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靠前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GDP仍较低……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其要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人口东多西少

1读教材P13图《中国人口的分布》。从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画一条直线将我国划成东部和西人口密度在400/平方千米和人口密度在10/平方千米的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提问:为什么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要大?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来总结。

2(师问)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生答)东部的江苏省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沿海基础设施好城镇和产业密集经济发展较快因此人口密度大。而青海位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所以人口稀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b0b16a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