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有广义

2022-04-15 18:2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组织有广义》,欢迎阅读!
广义,组织,社会

培育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

坪山新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于2009630日挂牌成立。辖区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下辖坪山、坑梓2个办事处共23个社区,总人口约60万,其中户籍人口约3.6万。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单位和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主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为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中介性为其共有特性。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主要特征有:①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②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③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根据功能和分工而制度化的职位分层与部门分工结构;④普遍化的行动规范。它一般是以章程的形式出现。

社会组织:指各种类型的社会群体,它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企业)、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保、法律、慈善等公益领域及中介、工商服务,初步形成体系。

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副局长周岸标告诉记者 如何在小政府、大社会上做好文章?

201012月,深圳召开全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深圳市社区服务十二五划(征求意见稿),要求2015年社区服务中心覆盖至每个社区。2011年,坪山开始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如今已提前4年实现了23个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运营一年,社区服务中心渐入人心宽。

业内人士表示,社区服务中心的引进,改变了社区重管理、轻服务的格局,弥补了基层公共服务的不足,加快了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深度城市化进程。坪山新区大同社工服务中心为首家在坪山新区注册的本土社工机构。坪山新区也成为第一个社工市级观察点。为坪山新区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社工机构升至8家。相应地,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率先出台了《坪山新区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以监管社区服务中心良性运转。此举无疑为深圳市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网,推进基层社会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整备、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基础实施建设,诸多复杂因素的冲突让坪山新区在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社会建设上谋求新路。解决发展矛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坪山新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用引进社工机构的模式,进行社会服务的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孩子和老人们的乐园。四点半学校、红领巾计划、老人乐团、舞蹈兴趣班……这是社工为社区居民开设的服务项目,涵盖了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以实有人口为准。

社工服务主要包括老人、劳务工、残疾人、低保对象及其家庭、青少年等,老有所乐、幼有所长、邻里和睦、百家安康,是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目标。当前,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人群大多是青少年,其他人群较少,在服务人群和人数上还需拓宽,以提高社区服务中心的利用率。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政部


《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和《广东省民间组织年检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对一年不接受年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连续三年不参加年检或连续三年年检不合格的社会团体予以撤销登记。

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通过拓展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功能,承接部分政府惠民利民项目,降低社区管理成本,满足社区居民多元需求,增强社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整合社区资源,制定社会组织培育措施。

着力构建社区为平台、社团为载体、服务为导向的发展格局,着力强化促社会组织发展、助社会组织增能的培育措施,着力实现让社会组织成员受益、让社会管理人员受益、让社区居民群众受益的工作成效。

二、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平台。一是对辖区各类社会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完成辖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调查。二是建立社区、辖区单位的协调机制,及时收集各类服务需求,协调社会组织开展服务。三是建立社会组织工作人才库,重点做好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四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招投标,承接政府项目,对项目的申请、初评、实施、终评等一系列流程进行专项指导。 三、承接政府职能,探索社会组织运作模式

就如何将社会组织培育打造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万庆良强调:首先要突出政策支持。在调研过程中,有社会组织反映,机构的运作成本占六成,税收占两成,直接用于服务的资金很有限,社工人才队伍不足,社工待遇不高,更多功能、门类的社会组织还有待培育。为此,要研究出台一些扶持办法,在社会组织起步阶段给予必要帮助,重点在资金筹措、税收、用地、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探索实行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和社区社会组织街道备案制。其次要突出发展重点。重点是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今年底全市所有条件成熟的街道要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再次要突出人才培养。必须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要建立健全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支持在穗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向社会工作倾斜,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训和就业。政府可以考虑向高校下“订单”,定向培养社工人才。要健全社工使用选拔机制,完善社工激励保障,建立社工联动机制。力争通过努力,到2015年全市实现每万人中有5名社工。深圳市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也已开业。制订我省中长期社工人才规划,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及保障机制。



在我国,社会组织指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民间组织,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活动,具有民间性、独立性和组织性等特征,通常称之为民间组织。字面上,"民间"是与"政府""官方"相对应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政治秩序中""""相对应的角色关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对传统的提法进行改造,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


间组织",提出了社会组织这一称谓。所以过去我们叫民间组织,现在我们叫社会组织。在我们国家,社会组织的大体分三大类,就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c3835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