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2023-03-13 05:0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欢迎阅读!
消防,员工,记录,安全,培训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1、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2、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3、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1)火灾初起阶段,可燃物质燃烧面积不大,火焰温度不高,辐射热不强,火势发展比较缓慢。这个阶段是灭火的最好时机,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就能很快把火扑灭。

2)火灾的发展阶段,也成为自由燃烧阶段。当室内的上层温度达到400600℃时会引起轰然。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

3)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处于猛烈阶段的火灾情况是很复杂的,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许多可燃液体和气体火灾的发展阶段与猛烈阶段没有明显的区别。必须组织较多的灭火力量,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

4)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这一过程。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必须抓紧时机,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70%以上是初起阶段即由在场的群众迅速地作出正确反应,积极主动地组织自救,理使用灭火器、灭火剂和采取其他手段,使火势得到控制甚至被扑灭。 4、常见的火源有哪些?

常见的火源主要有以下八种:一是明火。如火柴火、蜡烛火等。二是高温物体。如点燃的烟头、发热的白炽灯、汽车排气管、暖气管等。三是电热能。如各种电热器具发热,电弧、电火花、静电火花、雷击放电产生的热等。四是化学热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热能。如燃烧生成的热,某些有机物发热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热等。五是机械热能。由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如摩擦热、压缩热、撞击热等。六是生物热。如微生物在新鲜稻草中发酵发热等。七是光能。由光能转变为热能。如日光聚焦等。八是核能。如分裂产生的热。以上着火源最常见的是明火火焰、电火花、高温物体引起火灾发生的。 5、电气短路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在电气线路上,由于电线陈旧、绝缘层老化变质,或者机械性损伤等线路原因造成两导线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电气短路会使电流强度瞬时急剧增加,产生大量热能,从而引起电线绝缘层燃烧,或因电线相碰处冒出电火花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导致火灾。 6、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7、电线老化为什么要及时更换?

陈旧电线受日晒雨淋或敷设在潮湿、高温、有酸性气体的环境里,绝缘层易发硬、老化、绝缘剥落或产生裂纹,致使电线发生短路、漏电而引起火灾事故,因此陈旧电线应及时更换。 8、为什么不能过负荷用电?

电气线路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或安全载流量叫电线过负荷。因为我们知道,电线的发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增加1倍,发热量就增加3倍。所以,超负荷后,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



1




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9、烟头为什么能引起火灾?

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10、火灾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

1)毒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二氧化氮等)。 2)缺氧。 3)烧伤。 4)吸入热气。 5)行为失当。

11、严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单位、物资仓库和其他一切禁烟区内吸烟;禁止在维修汽车和清洗机械零件时吸烟;禁止将未熄的烟头带人工作场所。



注:签到表附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fb4e86ba0d4a7302763a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