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的成语典故

2022-08-29 09: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瓜田李下的成语典故》,欢迎阅读!
瓜田李下,典故,成语

瓜田李下的成语典故



瓜田李下,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知识拓展:

【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同“瓜李之嫌” 成语典故: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是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成语造句:

1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2、他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所以警方认为他难脱瓜田李下之嫌。 3、这事本与我无关,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

4在糖饼失窃事件之前,稳成的人生历程中没有一次瓜田李下之嫌,更没有顺手牵羊之类的纪录。

5、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6、他是真心诚意在帮助寡嫂的,你们真不应该瓜田李下乱怀疑。 7、孤男寡女深夜同处一室,虽无私情,也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8、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传讯了。 9、她做事十分谨慎,绝不让自己处于瓜田李下的情况中。 10若是未能调动有关雇员的职责,亦可考虑成立一个由较高级职员主持的工作小组,专责处理该事项,以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11、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经理从不单独与女同事出游。 12也同样是不思进取的庸人眼前的一滩祸水,它会让他们继续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学会旁门左道、不劳而获,让他们昼思夜想着的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是痴人说梦着在这瓜田李下能有一笔飞来横财不偏不倚地落入吉人天相的他的囊中,而最后也只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空梦一场,而他也只能在梦醒之时“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地黯然伤神、泣不成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86d61c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