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一什么什么十

2022-03-29 15:4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字成语一什么什么十》,欢迎阅读!
四字,什么,成语

四字成语一什么什么十

【一笔不苟】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一成不变】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一尘不倒】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一尘不到】形容清净纯洁.【一斥不复】斥:贬斥.一遭贬斥,终身不再为官.【一筹不画】筹:筹划、计谋.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一尘不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一尘不受】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一筹不吐】筹:筹划、计谋.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一成不易】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一尘不缁】犹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一动不动】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更多图片(1张)“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 书十行俱下”的。

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 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 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

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 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 过去了。

“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出自《梁书·简文 帝纪》。 中文名:一目十行读音:yī mù shí háng 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情感色彩:含褒义出 处:《梁书·简文 帝纪》分享解 释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处《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或宋·刘克庄《杂纪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示 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近义词十行俱下、一挥而就、不假思索反义词慢条斯理、老牛破车、蜗行牛步辨 和“走马观花”;都有“不求甚解”的意思。但~偏重于“十行”而“不求甚解”;也有速度快的含义。


成语故事《一》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三儿子萧纲聪明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语句流畅,辞采华美。父亲称 赞他说:“我这个儿子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啦!“萧纲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极快,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字。

萧纲读遍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学识十 分渊博。他尤其喜欢诗辞歌赋,下笔就能写出一篇,而且写得很精彩。

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 独立处理事务。后来萧纲继承了王位,做了梁简文帝。 《二》中国古典名著在《三国演义》第60回关于速读的描写就生动地反映了古代速读高手张松典故:“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写道:杨修向张松吹嘘曹操的才华,命人从箱子里拿出曹操的《孟德新书》,称是曹操仿孙子13篇而作。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后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杨修不信。

张松立刻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竟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曹操得知后便命令扯碎其书烧掉。

后人有诗称赞张松说:“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

其貌不扬的张松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速读本领已经让恃才放旷的杨修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足见其厉害。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8cb60a9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