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影响

2022-04-09 00: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影响》,欢迎阅读!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内涵,哲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哲学内涵及其影响

摘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美学观点,它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湛与深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领域产生了丰富且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观点,是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一个美学观点,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的境界,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与作用,完全符合自然。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哲学内涵 (一)希声”“无形--之空寂虚无。老子提出的的第一个特点是。在他的《道德经》第25章中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也就是说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听它听不见,把它叫做,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以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开始存在了,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自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所以道本身不具有物质的特点,它是无形、无气、无味、无声的,是人们感受、察觉不到的。 (二)大音”“大象--之包孕万有。老子提出了的第二个特征《道德经》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万物之宗。意思是说,虽然是不可见的虚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不可估量的。它是那样深邃,好像是万物的主宰,具有无限力量和内涵。另外还提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说明从时间而言,经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源,它的作用非常大。玄牝门”“天地根都是用来说明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地方。 (三)的双重性质。老子提出:“‘是虚无与实存的辩证统一;虚无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有与无的辩证统一。老子曾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是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生于,以为根本,人们可以通过去感受的境界,老子以车轮、陶器、房子作比喻来说明这一观点。这些东西之所以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就是在于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总要通过具体的来暗示、象征才能联想和体会。 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影响 (一)对音乐的影响。1有声的超越,无声的追求。《庄子》中记载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弹琴的时候,只要发出一个声音,便失掉了其他的声音,只有在住手不弹的时候,才能五音俱全,才能使音乐不受损害,达到真正的音乐2)对全美、大全之乐的追求。有了声音,就有了具体的形式,只能表现部分,而不能统揽全部,所以不能成为大音,而无声就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能力,不受具体形式的限制,所以可以成为大音 (二)对绘画的影响。对有声的超越,对空白的追求。中国在绘画方面自古以来都注重空白,空白处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宋代马麟的《层叠冰绡图》中的梅花只有两个无所依傍的树枝,看不到树干,这就给人以想象,联想到宫女的命运,无所依靠,孤芳自赏。我國著名画家丰子恺也重视空白的描绘,他的《锣鼓响图》画了一老一小,小孩子拉着老奶奶往一个方向去,本来响的声音是无法画出来的,而且图中也没有画出有人敲鼓的场面,但是通过这个动作能让人感受到锣鼓响这一现象。这些对空白的描绘都是绘画艺术的点睛之笔,丰富了绘画的境界。 (三)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对无言的追求。在历代诗歌创作中,都有对无言的追求。在诗歌创作中有很多地方是语言无法表达的,语言受到限制,遇到表达的困境,也正是语言的空白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追求无穷的意境,这样


才是伟大的、回味无穷的佳作。诗歌的伟大之处在于设置空白让我们体会其中的奥妙,不会显得浅显无味,而是意味无穷。可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诗歌的创作领域中也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元炽.老子浅释.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2】罗龙治.哲学的天籁·庄子.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 3】唐诗选.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 4】施蛰存.唐诗百话.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4c6e0a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