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

2022-04-12 14:2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

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 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 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1908 年,美国社会学 罗斯 和英国心理学 麦独孤 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3.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 交互作用 ,成为合格的 社会成员 的过程。 4.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 道德 社会化、 政治 社会化和 法律 社会化。

5.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 先赋 角色和 自致 角色。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 角色内 冲突和 角色间 冲突。 7.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物—我分化 人—我分化 和有关 自我的词 的掌握。 8.态度是由 认知 情感 行为 三种成分构成。

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 接近 相似 、和 互补 10.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 亲密 激情 承诺 三种成分。 11.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 专制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

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 人际交往 ,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 ,推测与判断其 内在属性 的过程。 2.社会认知具有的特点包括: 选择性 双向性 整体性 和易出偏差性。

3.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 行动者 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行动产生的环境 4.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 服从 认同 内化 三个阶段。

5.个体通过学习形成态度的方法主要有: 古典条件作用 工具性条件作用 社会学 1.人际关系具有 个体性 直接性 情感性 三个特点。

2.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 信息 、沟通 思想 和交流 情感 的过程。

3.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可将其分为 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亲社会的攻击行为 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的攻击行为。 4.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 本能论 挫折—攻击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5.暗示可以分为 直接暗示 间接暗示 反暗示 和自我暗示四种类型。

1.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C.心理自我) 2.下列角色中属于先赋角色的是(D.父亲) 3.归因理论研究的创始人是(A.维纳(Weiner4.根据维纳(Weiner)的归因模型, 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D.努力)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B.首因效应)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C.整体性) 7.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提出的(D.费斯廷格(Festinger)

8.“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会影响社会认知。D.情感状态)9.爱情三角理论由 提出的。C.斯腾伯格(Sternberg 1.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D.服从)行为的普遍存在。 2.“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社会惰化)现象。 3.成语故事“望梅止渴”中体现的暗示属于(A.自我暗示) 4.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C.从众)现象的存在。

5.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A.顺从) 1.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再社会化)

2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C.首因效应) 3 在改变态度的方法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D.活动参与法)

4 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B.相似性)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5.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A.接受区)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1.再社会化:它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2.归因: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3.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4.宽大效应: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信息,但是人们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的评价。 5.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领导方式:又称领导风格,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时所采纳的行为方式和所表现的行为特征。 2.群体规范:群体所确立的一套规定成员如何做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3.社会促进: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就称为社会促进。

4.攻击行为: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5.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其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1.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答:1.选择性;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很多外界的刺激,但我们只会选择注意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2.双向性;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甲在感知乙,乙也在感知甲。3.整体性;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即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

2.由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费斯廷格担出,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因此说,人们所持有的认知是非常多的。在费斯廷斯看来,这些认知之间首先是存在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关系。其次,在具有相关关系的各种认知之间才会存在矛盾的或一致的关系,才会产生协调或失调状态。

3.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答: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第一,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叫服从。第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第二,内化;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1.简述从众的定义以及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1.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2.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2.简述去个性化的定义以及影响去个性化的主要因素。答:去个性化现象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影响去个性华的因素:首先,匿名性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其次,责任分散的影响。随着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融化了个性,群体成员便会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而肆意破坏社会规范。最后,自我意识下降。

3.简述优势反应强化说的基本内容。答: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一个人在动机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应能够很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则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者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

劝说宣传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促使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试述在使用劝说宣传法时,发起者的特性和目标人群的特性对说服效果有哪些影响?

答:1.发起者的特征;发起者自身具备的各种特点常常对态度改变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些重要特征本身往往就是一种有效的宣传证明,仅此就足以使人们信服而不再猜疑。其中,发起者的几个特征会影响说服的力度,如权威性、可信赖性、吸引力和相似性等。1)权威性。这是由发起者所受过的教育、专业训练和所从事的社会职业、所具有的专业身份决定的。一般情况,专家身份足以使发起者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所说服的信息比没有专家身份的人更易被人接受,更令人信服。2)吸引力;这是指发起者自身具备的人格特征,仪表体态以及言谈举止所具有的吸引力。3)相似性。这是指发起者自身的身份、职业、背景及态度、观点等与被说服者有相似或相近的特征。相似性也是喜欢的重要基础,所以它也有助于态度改变。

2.目标人群的特征;目标人群,也就是被说服者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对说服效果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或者是有助于说服的有效进行,或者是妨碍和抵制说服的进行。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说服。毋庸置疑的是,不同的个体对说服的易感性各不相同。1)目标人群的原有态度。人们自小形成并保持一生不变的态度难以改变,因为这种态度已经是一种内化了的态度,已经成为个体主观世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目标人群的人格特点。有的人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信服权威,因而较易接受他人的说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有的人则固执己见,不易接受他人的意见,故态度较难改变。3)目标人群的信息加工。在说服中,除要考虑到被说服者的原有态度及自身人格这两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被说服者是如何接受说服信息,也即是说服信息在被说服者的头脑中是怎样被加工、储存和提取的。4目标人群的心境与卷入。目标人群的心境与态度改变相关。

2.阿尔贝•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官员唯唯诺诺,即使希特勒提出了最野蛮的、毫无人性的决策,大家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人提出异议。

请用服从与从众的有关知识来分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出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帮忙、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如开会形成决议的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需赞成多数人意见等。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1.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2.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在这里,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人或权威的命令,父母、老师、警察、上司都是我们服从的对象。除了对权威他人的服从之外,还有对规范的服从。比如组织纪律、约定俗成的惯例,都是我们必须服从的。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是:第一,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另外,命令者手中如果掌握着奖惩的权力也会使服从行为大大增加。第二,他人的支持与服从。第三,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在涉及道德、政治等问题时,人们是否服从权威,并不单独取决于服从心理,还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第四,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靠近,完全服从的比例越高;反之,服从率越低。权威的压力由于距离的扩大而减小。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18岁青年刘某为抓小偷被歹徒刺穿心肺,血流不止,在他身边有几十个围观的群众,却无一人帮忙。直到五六分钟后,才出现一好心男子,将刘某抱入诊所。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造成这种“1. 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1.“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2. “集体淡漠”的形成。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就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会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以及不愿给予帮助所付出的心理代价都由大家共同分担,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减少,这样当然会减少利他行为。而且,旁观者甚至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产生一种“即便我不去,也会有别人去救”的想法,造成“集体淡漠”的局面。3.情境的社会定义当我们遇到一个件事时,要对这件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它是否属于紧急情境,是否需要我们介入?我们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4.影响旁观者效应的第三个因素是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4d9a365a8102d276a22f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