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2022-09-18 15: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欢迎阅读!
小石潭,背景,写作

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描绘景物抓住特征,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下面是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两大写作特色 1、移步换景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小石潭记》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小石潭记》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5507ee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