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14年长江水质报告

2022-12-23 21:2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04年至2014年长江水质报告》,欢迎阅读!
年长,江水,年至,报告,2004

2004年至2014年长江水质报告



监测项目:项目目的:根据《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38-2002)(以下简称《排放标准》)中 COD (化学需氧量)标准,评价长江上游各主要支流入江排污口水体水质状况。监测方法:本项目采用常规监测和在线监测相结合模式。常规监测采用长江上游各主要支流入江排污口的采样监测和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入江排污口断面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同时选择三峡水库上游约250公里河段开展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监测结果表明:四大家鱼湖中氨氮、总磷指标均低《排放标准》(GB3838-2002)中污染物指标限值值(每10吨水体氨氮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四大家鱼湖中总磷含量均低于《排放标准》(GB3838-2002)中污染物指标限值(每10吨水体氨氮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四大家鱼湖中亚磷类指标和总氮指标符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中污染物指标限值(每10吨水体亚磷类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升)《排放标准》(GB3838-2002)中污染物指标限值要求。分析结论:四大家鱼湖中亚磷类、总氮和总磷监测指标均达到了《排放标准》限值要求,部分断面超标情况明显。长江下游各主要支流入江排污口氨氮、总磷浓度较高;四大家鱼湖中总磷限值与《排放标准》限值不符情况较为普遍。

一、主要监测指标

断面化学需氧量(COD):水质类别为 III类。重点监测高锰酸盐指数(TDS):Ⅰ类,超标断面

数占总量的92.7%。其余指标可按《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亚磷类(TP):Ⅲ类、Ⅳ类。重点水环境监测指标:化学需氧量(TP)=化学需氧量/(COD+NH3-N)+氨氮+总磷。除个别项目外,水体各重要功能系数均达到《排放标准》(GB3838-2002)中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总氮总磷:控制点在三峡水库集水区范围内,在三峡水库大坝上游250公里河段内开展。重点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各类型目标水样采用1:1的采样比例采集。项目设置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Ⅳ类水比例分别为40%30%10%。重点水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包括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

二、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根据监测结果,对入江排污口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如下:污水入口量和

总氮:根据《排放标准》中污水浓度限值规定,结合长江上游流域入江排污口监测的实际情况,将总氮确定为水质基本指标。在水质评价方法上采用单因子法评价。其中,氮素、总磷纳入常规监测指标体系内,其余入江排污口监测的污染物指标按以下方式计算:1.氨氮;2. pH;3.氨基转移率和亚磷类;4.化学需氧量。当上述入江物质来源相同时,根据实测值扣除各种污染物指标后计算确定其氨氮指数,包括总氮(NO 2- N)和亚磷(O)两个项目。对于总氮(NO 2- N),采用单因子法。当采样点水质达不到控制指标时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评价,即将每个采样点的全部采样数除以其控制指标的值再乘以各项限值得到的总磷指数。总氮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 NH 4 O 3- N= C 3 HCY; RMSO=氨氮x总磷

三、监测结果分析意见

由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长江流域水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三峡水库上游

在运行时间长、控制标准低的特殊背景下对流域水质的影响。三峡水库的作用是“拦洪、发电”长江上游区域处于干旱地区,且长江上游区域多处于干旱地区。三峡水库及其上游约250公里河段是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和生态保障机制之一。通过三峡水库向中下游供水、向三峡库区输水以及向三峡水库输水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二是长江下游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受枯水期上游流域降水影响和下游区域季节性径流的影响,长江下游区域的水资源利用存在季节性特征。三是长江上游各主要支流入江排污口所处的流域水系特征不同。长江上游区域对流域水资源影响相对较小。江下游区域受上游水库及下游地区降水影响大(丰水期偏多、枯水期偏少),但不存在明显差异。

四、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长

江保护法》。各地方应严格按照“谁排污谁治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对水环境质量负责。督促指导重点排污企业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实施达标排放。督促指导重点行业企业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尾矿库污染防治等要求,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制度等措施。二是要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各地应积极推进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各项措施,加快治理工业水污染行为,确保废水、固体废物排放达标,不断提高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制度。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排放方式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制度,确保排污许可工作扎实推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aaf4f2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