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五年级人教版语文蝉古诗讲解

2022-11-28 10: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津市武清区五年级人教版语文蝉古诗讲解》,欢迎阅读!
武清区,天津市,古诗,人教,讲解

天津市武清区五年级人教版语文蝉古诗讲解





李商隐 〔唐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b15122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