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幼儿绘画特点及其教学建议

2022-10-11 17: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4岁幼儿绘画特点及其教学建议》,欢迎阅读!
岁幼儿,绘画,特点,及其,建议

34岁幼儿的绘画特点及其教学建议

幼儿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幼儿用笔在纸上通过造型、设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一定可视的形象的美术活动。[1]幼儿园美术教学必须尊重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规律与绘画活动的年龄特征,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艺术表现力与审美力的提高。为此,本研究采用作品分析和观察法,主要对34岁幼儿的自由画、模仿画和临摹画进行了收集,每类作品25件,发现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绘画作品在构图能力、构思、绘画语意和色彩方面呈现出了显著的年龄特征,值得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 一、幼儿绘画作品分析

构图能力指绘画者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人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的能力。[2]本研究发现,无论在自由画还是模仿画、临摹画中,34岁幼儿对画中的形象一般不能做空间安排,只是随机地把人或物分布在画面上,随意性很大,画面无上下之分,更无前后之分。可见,绘画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只是一种游戏,他们更多的满足于绘画的过程,作品本身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想画的画出来。这使他们的画通常没有形象的主次之分,在其画面上,每个物体独立存在,占据一定的空间,彼此则没有什么联系。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会有意无意地避免所画图形之间相互遮盖或重叠。[3]如有一位幼儿用绿色和红色在白纸上画了一大片草地,然后在画面的左下方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再在草地的中间画了一列脱离了轨道的火车。整个画面可谓杂乱无章,根本没有空间概念可言。又如一位幼儿模仿教师示范画上的苹果,虽然模仿得很像,但他把苹果画在了整张纸的下方,而且整张白纸上只画了这个小小的苹果。可见,幼儿还基本没有空间的概念,不能对物体进行空间安排,只是随机地把老师的范画复制到了自己的纸上而已。再如一位幼儿画的是自己家养的小猫和许多苹果。他把小猫画在了纸张的正中间,并且突出了小猫的许多主要特征,如两只圆圆的眼睛、乱乱的胡须等。此外,他还把它的毛用蓝色的短线一根一根互不重叠地具体描绘了出来。可见,幼儿能够凭借自己的印象从正面画出非眼前的事物,但图中的苹果与猫是分离的,并且每个苹果之间也都是相互分开的,互不重叠、遮盖。可见,幼儿通常认为每一个图形都是独立的,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他们还无法表现事物的远近关系和深度知觉。

有他们独特的绘画内容,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即年幼儿童能把绘画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使用,进行示意性表达。因此,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解读往往需要幼儿亲自描述,否则成人难以理解。幼儿的绘画内容往往都是他们所熟知或与自己有某种感情的事物,即使不在眼前,他们也能够凭借印象复制出事物的形象。如有一位幼儿边画边告诉研究者:“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晒太阳,太热了,他快要被晒死了,想去找水可是找不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开始试图命名绘画形式,已能初步认识到绘画形象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并能把图中的小朋友想像成自己,当她向成人讲述时同时流露的是她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如在炎热的太阳底下的焦躁,渴望去找水,渴望有人来救她等。

构思指创作者对绘画整体的思考,包括对表现的主题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思考。本研究发现年幼儿童的绘画通常是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即是杂乱的线条,看不出受视觉控制的肌肉运动。[5]他们还经常会用同样的画图来表示一切事物,并往往是动笔后再构思,或事先构思和随意涂抹相互穿插。这就使其绘画内容易出现转移,一形多意,也易受他人影响。如有一位幼儿画的是被大水困住的小女孩,但从其作品本身成人是看不出他想像的小孩的形象的,只见幼儿用圆形反复地涂画,无论是大水还是水中的女孩,他都用重复的圆形来表示。其实,他在开始画的时候还并不知道自己想画什么,因为当时研究者问他画的是什么,他是边画边想边告诉研究者的:“恩……是大水,你没看那么多水吗?“那中间是什么呢?“中间?……是个小孩,她被水困住了,等着警察叔叔来救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


绘画构思是不完全的,他不会事先对绘画的主题和形式等做具体的安排,而是在绘画的整个过程中都很随意,也就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创意,并在绘画结束时告诉成人一个全新的故事。 就色彩来看,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属于用画笔描绘事物的初期,所以一般不大考虑画笔的色彩,用什么都行,他们经常是能得到什么颜色的画笔,画面上就会出现什么颜色,不注意色彩的变化,以单色为主,偶尔才会换另一种颜色。[6]不过,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也有可能会对一两种色彩产生特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从而开始主动选择自己有好感的色彩,并且不会受物体固有颜色的影响。如有一位幼儿在自由绘画时,从一拿到红色水彩笔到结束时都没有再换过别的水彩笔,所以他的画面上满目都是一种红颜色的苹果。他并没有意识到还可以选择其他颜色,可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不注重色彩的变化,只是一味地把苹果画满。不过,也有幼儿不是看到桌上摆的苹果是红色就选用红色,而是用了他自己喜欢的黄色和绿色。对色彩的主动选择反映了幼儿的情感倾向,他们通常也会喜欢什么颜色就选用什么颜色,而且可能是今天喜欢明天就不喜欢了,选用何种色彩跟他们的情绪有很大的联系。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34岁幼儿绘画还处于较低水平,[7]幼儿的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全,注意力还不能够很好地集中,手眼协调动作没有发育完善,还不能较为准确地运笔,正如罗恩菲尔德所论证的,此时的幼儿正处于无控制向重复可控制过渡的阶段,绘画开始成为幼儿概念和情感的记录。

二、对幼儿美术教学的建议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家长、教师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心智的成长,而绘画本身对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接受的美教育质量可以加速或延缓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了解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才能正确施教。本研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幼儿美术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幼儿绘画选题应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生活化的要求,充分表明生活活动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34岁幼儿受自身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熟悉或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内容时应注重选题的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物体作为绘画的主题。对幼儿来说,即使是非眼前的事物也会在其大脑中有所印象,容易激发幼儿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构思和构图。 ()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条件,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34岁幼儿通常初步接触绘画活动,是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之始,同样也是幼儿绘画习惯养成之初。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幼儿的绘画能在色彩、材料、构图等方面有充分发挥的空间。[8]同时要避免单一的老师教、幼儿模仿的教学方式,多通过玩色、添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构图和构思等方面能有自我表现和不断探索尝试的机会,从而使幼儿在其绘画技能尚未发展的初期也能充分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这就还需要教师注意保护和鼓励幼儿表现自我的信心。 ()应能正确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一样,是他们运用自己熟悉的表现手法,如点、线、圆、各式图样等“记录”深刻于心的生活经验的形式与过程。幼儿通常会用几条简洁的线代表妈妈,用圆圈代表饼干……虽然一形多意,但都是幼儿内心真实情感与概念的自然流露。为此,教师要完全撇开画得像不像的错误观念,而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通过反复欣赏和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对其绘画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放弃自己的主观偏见,能从理解和尊重幼儿所说所想所画出发,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d1a99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