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对酒行·松子栖金华翻译赏析

2022-08-29 16: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对酒行·松子栖金华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金华,松子,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对酒行·松子栖金华翻译赏析

《对酒行·松子栖金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前言】 《对酒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分三层意思,前四句表面是说赤松子、安期生这些都修炼成仙走了,无法寻找;实际是说成仙之事荒诞不经,难于实现;中间四句是说人生短促,快如闪电,天地不老,面容易衰;最后二句说,应及时行乐,痛快饮酒。主要表达诗人对天地久长而人生易逝的深沉感慨。 【注释】 ⑴对酒行:《乐府古题要解》阙古词。曹魏乐奏武帝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李白此诗以浮生若电,对酒正当乐饮为辞,似“对酒当歌”之篇 “松子”句:言仙人赤松子栖居于金华山。松子即赤松子。晋葛洪《神仙传》:晋黄初平牧羊,为一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服食松脂茯苓成仙,改名为赤松子。金华,山名,在浙江金华市北 ⑶“安期”句:谓仙人安期生成仙到了蓬莱仙山。安期生,本先秦时方士,后被传为神仙。葛洪《抱朴子》言秦始皇请与言三日三夜。《史记·封禅书》言方士李少君言于汉武帝,尝于海上见安期生。蓬海,有蓬莱仙山的海上 ⑷羽化:即成仙 ⑸“倏忽”句:谓年轻时的美貌很快就会变老。倏忽,疾速。光彩,本义华丽;光亮,这里指年轻时的容颜 ⑹凋换:谓凋零而改变。凋,一

1


作“雕” ⑺“含情”句:谓面对美酒而不饮,还顾虑什么。与谁待,即欲待谁。古汉语中疑问句宾语均前置。谁,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什么” 【翻译】 赤松子栖息在金华山得道,安期生成仙后入蓬海遨游。这些都是古代传说中仙人,现在你可见羽化之人?浮生速去如闪电,一下就变换了光彩。天地没有凋零衰老,可人的容颜时刻在变迁。对着美酒,你却不肯痛饮,什么时候你才可尽兴。 【鉴赏】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刚融游仙、忧生、饮酒、纵情为一体,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诗的前四句,追思仙人,提出疑问。诗人开篇便从古时仙人、仙境起笔,首先创造出迷离缥缈的意境,也凝聚着诗人一生求仙的曲折历程和复杂心态。首二句仙人、仙境相应,山海对举,“栖”“入”二动词镶嵌句中,造成神妙飘逸的意境,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景仰、追思的情感。后两句则转入疑问,这是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探索之后的反思绪果,疑问中透露出诗人迷惘、惆怅的复杂心态。 中间四句,感叹时光倏忽,人生易老。这里,诗人为强调人生变化之迅速,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浮生”两句中,“流电”的意象与“浮”“速、‘倏忽”等词语的交互作用,就凸现出其人生短促的意识。”天地”两句又以永存的天地为反衬,来强化其人命不常的意识,揭示出时间的无限、宇宙的永恒与人生有限、容颜易改的矛盾,倾泻出诗人欲有为而不得,欲超脱而不能的内心矛盾与苦闷,流露出迷惘、倜怅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结尾两句,紧扣诗题,揭出主旨。诗人在仙境、人生皆令人幻灭、绝望的情境中,忽辟奇境,面对酒杯而产生种种联想,在欲饮未饮的心灵搏斗中,以尾



2


句中反诘的语气透漏出他欲超脱而不能的复杂心态,也表达出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诗人内心情感流向变化来结构全诗。起笔是对古仙人思慕的情感基调,继而转入对仙人不复现的失望,对求仙追求的疑虑与怅惘。然后由上而下转入对人世时光易逝的忧虑,对容颜日改的无可奈何,表达出一种失落、灰心和幻灭的情绪。至此,诗人的感情潮水已退入最低谷,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时,诗人又以超然挥洒的笔触,突然推开去,独辟蹊径,以面对酒杯的联想、发问,表达了“含情”有待的高远精神追求,从而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就形成了全诗看似漫不经心、跳荡不羁,实则整然有序,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构,显示出这首诗“飘逸”的风格。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e0c9b4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