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

2022-07-25 16:0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维的诗》,欢迎阅读!
王维

1.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1)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2)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两句诗互文。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3)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作者以游踪为线索,


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3.《幸夷坞》(又名《山中涧户》 ----王维 木末芙蓉花,中山发红萼。 涧户寂无主,丝丝开且落。

有评者以为这是一首禅理诗,但似乎归为禅诗更好,因为它并非象“菩提本非树”一样,说明某个佛学道理,而是一种禅的境界的体味和再现,也即佛教在汉语文化中的一种表达。古德禅师的偈子:“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领头春。回头拈着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与之相类。但若古德诗为方有所得,则王诗刻画的是脱去繁华见真纯的境地。

山中红花,自开自落,涧户无主,它仍是另一种生命,当然,作者最初的写作意图后人是无法真正知晓的,这似乎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的作品能在欣赏时附会上最有价值的认同。王诗恰有最好的附着平台。好的作品在于留给欣赏者以广阔的空间,让人们的欣赏情趣可以反复。在语境上开放度不够的作品,是很难接受时间长久的考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eed697dd88d0d233d46a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