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类型

2024-03-05 00:1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判断句类型》,欢迎阅读!
判断句,文言文,类型

-------------精选文档-----------------

判断句的类型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1“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廉颇,赵之良将也;蔺相如,赵人也。

第二、“......,......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只用“也”表判断。如:

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2、此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第三、“.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第五、“......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第六、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可编辑


-------------精选文档-----------------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第八、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第九、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不是判断词

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f7c8d7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