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桃李园宴从弟序》对王羲之的师承

2022-07-30 15: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春夜桃李园宴从弟序》对王羲之的师承》,欢迎阅读!
王羲之,李园,师承,春夜,李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李白《春夜桃李园宴从弟序》对王羲之的师

作者:孙绍振

来源:《语文建设·上旬》2018年第08

士人雅聚为诗成集,以述其事,留下佳话,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其序比诗作更经得起时间淘洗,流传后世。这一模式为众多作者追随,成一文体曰。晋代富豪石崇有《金谷诗序》,极写娱目欢心之情。文格不尽高雅,但其聚饮、赏景、吟诗、为序,抒欢乐盛会,感生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欢乐与悲惧的矛盾,成为此类诗序的母题。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之相比,骨气奇高,然亦继承其母题。先写雅集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感官最大限度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惠。次写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苦短;且后之視今,亦犹今之视昔,不管古人、今人还是后人,凡是人,都逃不脱死亡;于是发出了岂不痛哉的慨叹。王羲之在抒情时是很节制的,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在可以抒情的地方,多用叙述语气——“感慨系之”“以之兴怀,没有渲染,没有形容。到了临文嗟悼,唯一的感叹句只用了两个字悲夫即戛然而止。这本是意脉的关键,如果用对仗句来渲染也不为过,但是用了散句不能喻之于怀

李白《春夜桃李园宴从弟序》与石崇、王羲之之作属于同一母题,大体写生之欢乐与死之不可避免,但是,李白的情绪显然与二者迥异。李白不是先写欢乐至极的盛会,然后写不得不面对生命终极;而是相反,开门见山,一上来就很悲凉: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宇宙空间无限,生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站;光阴百代相传,时间永恒,一生不过是过客,一过即永逝。这有点像化用《庄子·知北游》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李白接着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欢乐有限,且带着梦幻性质。在这一点上,李白与石崇、王羲之似乎是相同的,但石崇、王羲之是以欢乐的宴聚为前提,导出生命苦短的无奈。李白则不同,他把前贤的结语(人生比起天地、时间来说是暂短的)作为前提,但从这个前提引出的不是人生苦短,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人生太短,所以才更应该珍惜,抓紧时间享受欢乐——“古人秉烛夜游。这里用了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中的典故: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是经典,强化了不可置疑的逻辑:良有以,是推理得出的结论。生命因暂短而更加美好,更应及时行乐,根本来不及悲凉。在文章中,美好纷至沓来,激情是层层叠加的,这一点与王羲之对情感的节制有很大不同。如果说王羲之是温情的雍容,李白则是激情的逐步递升。

首先,大自然是特别美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天以其雨雾笼罩的美景在召唤,大地展示着华美的线条和色彩供人欣赏,美好的景观可游目骋怀,极视听之乐。句首的字不可忽略。其意为何况,即本来就该欢乐,何况春天又这么美好,是享受上更加一层的意思。整个基调为:正是因为生命暂短,才无比宝贵,更有加倍欢乐的理由,与石崇和王羲之的情绪正好相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a0804a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